歐盟擬對華11紡織品設限

歐盟擬對華11紡織品設限

繼美國增加對華紡織品入口設限後,歐盟昨亦表示正密切留意,會否再額外就11種紡織品設限,早前歐盟已表示正研究將中國的恤衫及亞麻等產品設限。《新華網》則引述國家商務部長薄熙來與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會談時表示,美國對華紡織品設限將會得不償失。

【本報訊】《新華網》引述薄熙來指出,當前紡織品貿易出現問題,責任在於歐美,不能歸咎於中國。他表示,美國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的做法,並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有關文件的規定,更與紡織品一體化的趨勢背道而馳,違反了美國自己倡導的自由貿易原則。他認為,美國一些輿論將中國紡織品視為威脅,是一個不客觀的看法,設限無助美國本身的就業問題。

中美談判料4周內有進展

古鐵雷斯在中國結束訪華行程前表示,美方希望透過磋商,增加與中國的溝通,妥善解決當前問題。陪同訪華、專職處理紡織品、成衣及消費商品的商務部助理副部長JamesC.Leonard昨日在港則重申,美國對華紡織品設限,並不是想懲罰中國,只行使世貿成員的權利,他料中美雙方會在未來3至4周就此再進行會談。
不過,薄熙來接受內地電台訪問時稱,中國不希望與美發生貿易戰。Leonard在港指出,紡織品只佔中美貿易的6%,中美不可能發生貿易戰。
外電引述,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PeterMandelson)表示,除恤衫及亞麻等產品外,會研究再額外就11種紡織品設限,並正考慮與中國就進口紡織品進行正式會談。他指出,意大利及西班牙的造鞋商,亦對湧入當地的中國製鞋類產品感到憂慮。他預期,歐盟會在短期內驗證有關入口數據,以研究最佳的相應行動。

港府不會貿然輸入勞工

貿易糾紛導致營商環境不明朗,不少港商正計劃將部份生產工序回流本港,以外發加工形式取得港產地來源證,希望政府能提供勞工輸入等配套政策。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於立法會上回應,若未取得來自勞工、僱主及政府三方共識,政府不會貿然推行。他指出,輸入勞工是爭議性議題,政府不會貿然推出政策。本港現時仍有10萬多名失業人士,並非沒有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