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元貶值,經濟師指暫時未對本港外貿造成打擊,但關注歐元貶值會否成為持續趨勢,長遠削弱本港及內地貨物的競爭力。歐元受到法國、荷蘭否決歐盟憲法打擊,上周顯著回落,至上周五收市報1.22美元,較3月時的高位1.34美元,下跌0.12美元或9.8%。
滙豐經濟顧問梁兆基稱,暫時未看到歐元貶值對本港外貿做成影響,因為本港定單多以美元作為結算單位,若歐元持續回落,才會削弱中港貨品出口歐洲市場的競爭力;他認為中國與歐美的貿易糾紛,對本港的打擊更大於歐元貶值。
貿易糾紛打擊更大
貿易發展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指出,今年首4個月由於歐元強勢,導致本港整體出口往歐洲的貿易增長達16%,為增幅最高的市場;而歐洲佔本港整體出口額14%。是次歐元滙價急跌,將會導致當地市場需求減弱,並降低本港及內地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他暫時未有調整對港的外貿預測,但會密切注視歐元走勢、油價及貿易配額等問題。
至於對本港企業的影響,創科實業(669)發言人表示,由於歐洲只佔整體收入少於19%,加上集團同時以歐元作為收入及當地成本開支可互雙抵銷,故歐元貶值對業務沒有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