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息周期仍未完結之際,美國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再度滑落至4厘之下,不要說令不少分析家及市場人士大跌眼鏡,連決策者也摸不着頭腦,不然又怎會有conundrum一詞出現?本欄一直提醒讀者美債不宜沾手,瞧瞧去年6月聯儲局開始加息前後,10年期國債孳息曾攀升上4.9厘,可是及後經濟增長數據愈理想,利率愈被調高,孳息卻愈向下滑,至今年2月竟下穿4厘,在格老不諱言質疑這是個「謎團」之後,孳息又再上升至4.6厘,稍後徐徐下滑至上周五一度低見3.80厘的14個月低位,但收市又回升至接近4厘,若果不是「局」內人或英明神武之箇中能手,只顧頂白跟紅或看表像進行買賣之士,不被摑至似豬頭才怪!
美債孳息走勢飄忽
其實孳息最近之向下滑落,並非沒有理據支持,法國和荷蘭在歐盟新憲法公投之前已不斷傳來不利消息,影響所及,資金又怎不暫時撤出歐洲市場避避鋒頭?有數得計之高風險投資未必會嚇怕投資者,然不明朗或不確定性,又豈是冒險的契機?那麼在此情況下,誰個才是最受惠者已不言而喻矣!
令一般投資者啼笑皆非的是,這次公投小風暴,固然是孳息被推低之好藉口,但美國勞工部剛公布的5月份非農業職位增長僅錄得78,000個,比4月的增加274,000個有天壤之別。5月份職位增長數字不及市場預期的一半,惹來不少分析家估計加息周期快將完結,長債孳息應繼續尋底才是,可是表現卻與想法背馳,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不跌反升,除認為是大戶趁壞消息進行補倉外,看不出有其他因素,如此波動的走勢,又怎不玩死人?自問藝高人膽大者,這個不失為表演功架的市場。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