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人無作出分娩支出預算<br>一成六內地婦為居港權來港產子

逾半人無作出分娩支出預算
一成六內地婦為居港權來港產子

【本報訊】對於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個案急升,政府卻苦無對策遏止,而中文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多達六成四來港產子內地孕婦的丈夫為本港居民,而一成六人是為了孩子的居港權而來港產子;她們普遍存在財政困難,逾半人沒有作出分娩支出預算。研究人員指,當局應全面考慮孕婦的背景,單以增加分娩費用是無法解決問題。 記者:梁洵瑜

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精神科及七名醫學院三年級學生,進行有關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調查,四月時在屯門、廣華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訪問了三百多名產婦,其中三分之一,即一百一十八名為內地孕婦,大部份在分娩前三個月已來港,四成人在港無做過產前檢查。
她們多來自廣東省,六成四人的丈夫是本港居民,大部份都有親人在港。有份參與研究的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李德誠說,這群內地孕婦中,只有百分之四點四是完全沒有親人或丈夫在香港。
來港產子的原因,除大部份人表示因為在港有親友外,也有一成六人稱旨在為孩子在出生後擁有居港權、一成三人說因本港醫療水平良好、百分之七人是因為逃避內地的一孩政策。

增加走數機會

至於她們來港產子的分娩預算若干,竟有逾半人表示沒有,因財政安排由丈夫處理;百分之一人的預算少於三千元,就連一天的住院費用三千元也不足;兩成人的預算為三千至一萬元;兩成八人則是逾一萬元(見表)。
李德誠稱,三成內地孕婦表示有財政困難,部份孕婦反對政府向她們收取三千元成本費用,認為自己的丈夫是本港居民,在港出生的孩子有居港權,而自己又遲早獲准來港定居,所以收費不應比本港居民為高。
今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目持續上升,新界東聯網今年曾錄得內地孕婦產子佔總分娩人數的四成,她們等到最後一刻才入院。中大婦產科系主任鍾國衡說,逾八成內地孕婦都有支付費用,但她們平均只住一點五天。他批評醫管局若向內地孕婦收取「三日兩夜二萬元分娩套餐」費用,只會增加醫護人員及病床的壓力,增加孕婦走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