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無知,俄羅斯人暴力,意大利人有趣,英國人聰明有禮……商品有品牌,國家也有品牌,令人一想到某國的人和事,就聯想到某些特質。一個國際調查發現,瑞典的「國家品牌」最閃亮,中國排第六。
這個「國家品牌指數」調查,是由英國的國際品牌專家安霍爾特和美國GMI網上調查公司聯合進行,查詢十國共一萬人對十一國的印象,就旅遊、政府管治、國民、文化、投資和出口商品六大項目的各方面評分,從而得出整體的「國家品牌指數」評分,並計劃之後再作定期調查。
安霍爾特說,不管人們對別國印象是否正確理性,「國家品牌」實際上在國際貿易、政治和旅遊等各方面都影響深遠,人們選擇到法國旅行、買德國汽車、欣賞意大利歌劇,認為日本人有野心,背後就像消費者對雀巢和Nike等知名品牌有一定聯想一樣。
和平公義政治穩定
瑞典的「國家品牌指數」在十一國中最高分,主要是因為「所有人都羨慕」它是個和平和公義的國家、是個浪漫的旅遊目的地、人民好客、政治又穩定,雖然大多數被訪者都對瑞典由誰主政不甚了了。安霍爾特說,瑞典的形象未必最刺激,但沒有人不喜歡,「基本上,瑞典是個沒有人在意的國家」。
排第二的英國,以國民的質素最被外國人欣賞,是跨國公司請僱員的首選,在旅遊目的地和流行文化兩方面評分也很高。意大利排第三,主要是文藝復興時代遺產令它的旅遊目的地評分高。中國和印度分別排第六和第七,都是以文化歷史遺產最受世人敬仰。
美國攻伊拖低形象
調查又發現,「國家品牌」很多時受國際政治影響,美國商品和服務雖然得到最高評分,整體品牌評分卻被攻打伊拉克的不受歡迎外交政策拖累,一成人認為美國政府「危險」,令排名只得第四。
安霍爾特認為,一些國家的品牌形象其實跟真實有所偏差,像敬陪末席的土耳其,就是很不幸地被人聯想到回教極端主義,兼受人權紀錄差的形象所拖累;尾二的俄羅斯則受制於暴力多和不穩定的負面形象;尾三的南韓則被很多美國被訪者形容是邪惡和不穩定,但他們可能將南韓和北韓混為一談。
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