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華每年六四都參加燭光晚會,7.1一定會上街遊行。
撰文:冼麗婷
攝影:張志華
我與男朋友Ricky合夥經營71吧,開張至今只有三個多星期。以前我是六四吧的老闆,他是酒客;現在,我們一起在71吧尋找新希望。
開張後第一個星期六晚上,一位舊客人因為期待重溫六四吧周末即興音樂表演而到訪,結果在荷李活道兜轉四十五分鐘才找得到。那天很熱,這位三十多歲、蒼白氣喘、滿身汗水的客人,令我感動。他對我說:「我就係唔信會搵唔到。」
也有一位三十歲時見證八九年六四事件的舊客人專程來看我的新酒吧。我看着他由波牛年代、結婚生仔、至慢慢沒有「蒲吧」,現在他人到中年、投身專業,但關心社會的熱情跟十六年前沒有分別。那晚重聚,我們天南地北,六四事件在話題裏輕輕略過,他淡然卻肯定地說:「歷史唔會改變,大家都會明白,唔需要再講。」
又有一晚,我看到一張二十多歲年輕女子的臉孔,記起她曾經跟「長毛」在六四吧爭吵……一張張熟悉的臉孔開始陸續出現。
………………………………
有舊客人說新酒吧太新,也有人反駁:「過幾年自然會舊。」要把新酒吧打扮成令人舒服的老樣子,太昂貴了。十多年前我由不懂生意的秘書變成六四吧老闆,結果我天天活在「六四」;今天,六四的記憶不會溜走,新酒吧可以卸下不必要的個人包袱。
新酒吧古老的石牆給我意外驚喜,我想,它會不會跟「大館」一樣老呢?好朋友黃仁逵色彩斑斕的壁畫,我看到畫裏俏皮、重重叠叠圖像、折射曳光彈,就有快樂感覺。看到客人坐在有幾棵樹的天井暢快地度過一晚,我感受到安寧氣氛,也慶幸自己不再需要與鄰舖爭論踩界問題。
有時,我在酒吧播放Ricky喜歡的古琴音樂,一些人覺得肅殺,但我感覺平靜。
………………………………
六四過後,七月一日又將來臨。十六年前天安門事件令香港一百萬人上街遊行,讓我們學會走出來表達意見。7.1精神是一種堅持下去的精神,七月一日也可以是香港的嘉年華、快樂的節日,我希望我們終於會有這一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