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雄市近日發現有三十隻野生及動物園飼養的獼猴,感染人畜共通的「猿猴B病毒」,人類若被獼猴抓、咬傷會被感染,嚴重的可致命,但當局尚未決定是否將病猴人道毀滅。
這次是台灣首次在島內野生獼猴身上發現「猿猴B病毒」。早前,有多名旅客在高雄市旅遊勝地「壽山」遠足期間,遭生長在當地的野生獼猴襲擊。有關方面事後捕捉二十一隻野生獼猴,連同九隻在動物園飼養的獼猴血液樣本,交給農委會衞生驗所檢驗,結果發現全部感染「猿猴B病毒」。
病症似感冒 死亡率七成
農委會保育組人員指出,「猿猴B病毒」在猿猴間互相感染其實相當普遍。人類若被病猴抓傷、咬傷,也可能受到感染,初期病症與感冒相似,但若然未能及時治療,會影響視力、神志不清以及全身痙攣,嚴重更可引發腦炎,死亡率高達七成。
農委會仍無法確定壽山上八百隻獼猴是否也帶有病毒,至今亦未決定會否將染病的獼猴人道毀滅,但為了民眾安全,已在多處獼猴出沒的地點,懸掛「避免傳染病、請勿餵飼獼猴」的宣傳告示。而壽山的工作人員亦會加強巡視,違者一經發現,最高可被罰款六千元新台幣(一千四百多港元)。
香港漁護署表示,未有檢驗本港野生猴子是否也帶有「猿猴B病毒」,但會透過特別宣傳,提醒市民不要餵飼猴子,以免改變猴子的天然習性,市民的安全亦會受威脅。
本報記者/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