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三招加劇利豐匯率風險

任三招加劇利豐匯率風險

金管局自上月中推出3項優化聯繫滙率措施後,港元兌美元滙價波幅擴闊至1000點子,對利豐(494)、德昌電機(179)及偉易達(303)等有顯著交易來自美國的企業,較以往面對更大的滙兌風險。利豐主席馮國經表示,集團已為交易作好對沖,於新措施下業務將不會受到影響。

【本報訊】馮國經對本報表示,由於利豐大部份交易均以美元結算,並會為交易作對沖安排,因此即使滙率波幅多達1000點子,亦不會影響業務;相反若港元長遠有升值的情況,則對集團毛利率有輕微影響。他認為「世貿部長級會議今年在港舉行,若沒有成果,對貿易業的影響會較大。」
利豐04年營業額471.72億元,其中68%來自美國市場、20%來自歐洲,餘下則來自加拿大、澳洲及中美等其他地區;期內純利15.3億元,毛利率及核心經營溢利率,分別是9.6%及3.4%,03年則為9.3%及3.1%。

68%生意 來自美國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以利豐這樣規模的貿易公司,且又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在港美滙率由固定變為有一定幅度的浮動,相信毛利率會略受影響,但由於有關措施剛實施,暫難計算具體的影響有多大。
另一名分析員則估計,利豐為美元滙價進行的對沖,費用應不會太高。
渣打銀行經濟師許長泰表示,雖然在優化聯繫滙率下,港元兌美元有上下調整約0.6%的空間,技術上增加了從事中美貿易的企業風險,但實施新政以來,金管局已多次出手,基本上已令港元兌美元保持在7.8元水平,預料在一般情況下,優化聯滙將不會令中美貿易企業面對較大美元滙兌風險。

滙率浮動 風險增加

相對美元,許長泰反指目前歐元的滙兌風險更大。至於企業在優化聯滙下是否需為美元作對沖?他認為除視乎企業各自的發展策略而定外,亦端視企業對聯滙的信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