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曾蔭權難以建立強勢領導 - 盧峯

蘋論:曾蔭權難以建立強勢領導 - 盧峯

幾乎篤定當選特首的曾蔭權先生,昨天說,有選委誤會了他要「強政」、要建立強勢政府的意思。曾先生說他的所謂「強政」並不表示政府會要罔顧民意,一意孤行;他強調,一旦他當選,他的政府依然會在詳細諮詢社會取得其共識後才推行政策。其實,選委有這樣的「誤解」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因為曾先生自從正式宣布參選後,他的公開發言、他的政綱都不斷強調要建立強勢領導、要「強政」的訊息,在發言時他甚至不惜擺出一副疾言厲色的模樣,以加強說服力。像這樣的表現,怎能不讓人聯想到曾先生,將不再有耐性、耐心聽取不同意見呢?更何況最強勢的領導通常是「一言堂」、「一意孤行」式的領導,曾先生反覆說要「強政勵治」,怎不讓人聯想到他將放棄尋求社會共識呢?
不過,即使曾先生當選後真的有心要變成「強人」,要推動強勢管治也不容易。首先,香港是個利益多元化、意見多元化的社會,要協調不同利益、要統合不同意見本來已是不容易的事,再加上香港缺乏有效的政治中介組織,政黨、政治組織依然處於起步階段,根本無法整理不同階層、不同利益團體間的分歧;於是每個重大的政策、重大的決策都必須從零開始諮詢、從政策的最基本原則開始蒐集意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政策制訂的過程自然較花時間,也更容易讓人有議而不決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曾先生是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不管他怎麼說、不管他怎麼努力裝扮成代表市民,曾先生都不能算是七百萬市民的代表、曾先生都缺乏認受性,而他提出的政策綱領也沒有在選舉中、也沒有在投票箱中讓市民認可。我們認為,這個先天性的缺陷、這個先天性的局限令他及他的政府根本難以擺平不同的利益、根本難以促使其他政治力量或政黨跟他合作、根本難以迅速解決有爭議性的社會問題或政策。當特首及特區政府缺乏權威及認受性推動有爭議性的政策時,他們怎麼強勢得起來、怎麼成為強勢領導呢?事實上前特首董建華先生自上任後幾乎不停的說要建立強勢政府、要厲行行政主導,可七年多以來公眾看到的只是一個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弱勢政府,這雖然跟董先生優柔寡斷的性格有關,但畸形的政制及權力缺乏認受性也是重要的原因。曾蔭權先生現在面對的是同樣的缺陷、同樣的困境,他又怎麼強得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