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大家有留意一些銀行家之公開言論,可能發覺有一現象,就是每當本港有加息壓力,或經濟增長可能減慢時,當傳媒訪問這些銀行家時,他們例必指出,即使本港調高利率,亦不會影響本港的樓市,而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也不會對樓市構成衝擊。至於國內的宏觀調控,甚至近期內地與歐美的貿易糾紛,當然亦影響不到本港的樓市。
總之,這些銀行家好像欲指出,本港樓市是「百毒不侵」,甚麼不利衝擊也不會對樓市構成影響。可是當大家聽得多類似的唱好言論後,久而久之,有些朋友不禁開始懷疑其言論之真實性,反而會猜測地產市道會否開始逆轉,所以這些銀行家要例必唱好。
在大部份唱好言論中,上周美林卻扒逆水,發表了一份唱淡樓市的報告,並指出市場人士及發展商可能低估了利率上升對樓市構成的衝擊。同時,美林更預測,樓價由現在至明年底,將有20-25%的跌幅云云。在其報告中,筆者頗認同其中一點,就是市民的購買能力。早前利率低及樓價相對便宜,大家買樓問題不大,可是隨近年樓價大幅上升,有些地區較佳的樓價已升逾50-60%,甚至一倍(此乃筆者親身觀察的資料,無奈當時沒有購入,唉!)
供樓能力成疑
雖然同期打工仔的薪酬亦有上升,可是整體上的升幅根本追不上樓價,再加上近期樓價上升及利率趨升等因素,市民的負擔能力應該已相對地下降,故此,能否支持樓價繼續上升則難料。
另一方面,美林的報告預期樓價可能將會下調20-25%,筆者猜想假若是早前以3萬多元一呎購入的天價豪宅,則即使下調3成,其呎價仍達2萬多元一呎,好像又不算太吸引,不知下調兩三成是否底線?
此外,近期樓價雖然持續上升,但綜觀3大地產股──新鴻基地產(016)、長實(001)及恒基地產(012),三者的股價至今仍未能大幅升破2004年初的高位(除新地一度輕微突破),反映地產股未能造出一浪高於一浪的上升趨勢。正如附圖的新地,其股價仍低於其2004年的80元高位,未能和樓市的升勢同步。3大地產股的股價追不上其銷售之豪宅價格的升幅,內裏原因,不知是否一如詹培忠議員所講,「股票造市要入獄,但賣樓造市無人理」,因而令股價落後於樓價之升幅?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