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網壇第二次大滿貫賽事—法國公開賽已進入尾聲,相信愛好網球的朋友在這兩周的時間一定從電視轉播中欣賞了多場精釆比賽。
傳統四大滿貫賽事包括澳洲公開賽、法國公開賽、溫布頓、美國公開賽。法國公開賽的比賽場地跟其他大滿貫賽的比賽場地不同,它是在紅土場進行。紅土場在歐洲國家十分普遍,但在香港卻極不普遍,且近乎絕迹,主要是因為紅土場較花人工照顧和保護,跟天然草場(溫布頓所採用的比賽場地)同樣花工夫。除了定時灑水和平整沙土外,還需定期補充流失的紅沙土,在下大雨時更需要蓋上防水膠布,減少沙土的流失。
紅土場上作賽,球手必須懂得如何配合滑步擊球的技巧,對習慣硬地場(香港絕大部份的網球場都是硬地場)作賽的球手需要一段時間訓練才能掌握這技巧。而且,球擊落在紅土場上,由於沙土鬆軟,以致球的反彈力較撞擊在硬地場的來得弱,速度也較低,因此,有利於底線上旋抽擊打法的球手。相反,不利擅長發球上網打法的球手發揮。過往多位出色發球上網打法的球手,如美國的麥根萊、森柏斯、瑞典的艾堡等,雖然在溫布頓、澳洲及美國公開賽上奪標,但始終過不了法國公開賽這一關。
在培養精英球手上考慮,紅土場是一種理想的訓練場地,它有利於培養運動員底線抽擊的穩定性和對搓的耐性。還有在球場上移動的步法和下盤功夫、身體擊球的平衡和節奏等。所以說紅土場是最佳的基本功訓練場地。對一般網球愛好者來說,紅土場較硬地場更能減低下肢關節因長時間撞擊所造成的創傷,因為紅土場的沙土鬆軟,且不固定,有助減低關節撞擊力。有時就算失平衡而滑倒,撞傷的程度也較在硬地場上低。不過,在紅土場上打球,衣服鞋襪因沾上泥土而需要多加清洗,這點可能不受那些愛乾淨的朋友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