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鷹派」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昨日發出他上任四年以來最強硬的「中國威脅論」警告。他指中國的軍費開支遠比官方公布為多,已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但又沒有受到任何國家威脅,質疑中國積極擴張軍事力量的動機,危害到亞太區軍事平衡。
拉姆斯菲爾德這番言論,是在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於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研討會上發表。由於中國今年有派代表出席研討會,這番話變成直接跟中國反唇相稽。他在演講中表示,亞太區多國軍事預算擴張「是應該關注的事」,根據美國國防部本月將發表的報告,中國軍費預算遠比官方公布為高,在亞洲是第一,在全世界只在美國和俄羅斯之下。
他說,中國正在擴張導彈力量,令「導彈可射至世界許多地區的目標」,同時「在區內擴展導彈能力」,中國又「正在改進它行使武力的能力」,並發展先進的軍事科技。他反問:「既然沒有國家威脅中國,那為甚麼這方面投資愈來愈多?為甚麼持續採購大量軍備?」
臨時抽起「惹火」句子
拉姆斯菲爾德撩起了火頭,卻同時為中美對立降溫,演講時抽起沒說出演詞中一些「惹火」的句子,其中一句是:「人們會關注(中國)增強軍力,會對區內敏感的軍事平衡構成危險,特別是對台灣,也不限於對台灣。」出席研討會的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崔天凱,在答問時間質問拉氏:「你是否真心相信中國沒有受其他國家威脅?你是否真心相信美國受中國崛起威脅?」
拉姆斯菲爾德重申沒有國家威脅中國,美國也不視中國為威脅,但說:「如果每個人都同意和平解決台海局勢問題,為甚麼在台灣對面增加這麼多導彈?」崔天凱其後說,美國的國防開支遠高於中國,「美國應理解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安全關注,都有權為本身國防需要花費」。
「暴政與進步間選擇」
有與會者問,中國崛起是否已取代反恐戰成為美國最大關注,拉氏堅稱美國無意令中國不穩,因為這對中國人民和地區都不好,中國崛起無可避免,很大程度是正面發展。但他在演說中稱,中國只增加國民的經濟自由,政治和言論自由沒有跟上去,「最終要在暴政與進步之間作選擇」,中國需要接納某種開放政制和代議政制,才能完全滿足國民的渴望。
出席研討會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波拉克說,拉氏在演說對中國的批評比預期輕,「他顯然對中國有顧慮,但沒有說美國準備為此做甚麼」。拉氏一直對中國立場強硬,二○○一年初上任不久發生美國偵察機與中國軍戰碰撞事件,他下令凍結中美軍事關係,美國軍艦停靠中國港口直至近月才恢復,但他已說希望在今年底之前官式訪問中國。
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日本防衞廳長官大野功統,在亞洲安全研討會上跟拉姆斯菲爾德一唱一和,批評過去十多年,中國軍費連年增長一成,但不清楚官方數字有沒有將研究經費包括在內,軍費欠透明度,要求中國公開更多軍費資料。大野還要求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在中日關係緊張情況下,此舉有干涉中國內政之嫌。
中國國力急速提升,有人視為威脅,有人視為商機。有報道指,澳洲正與急需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中國,商討首次輸出核原料鈾給中國。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