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是中央電視臺的招牌節目,一向以凌厲、強悍的挑戰性風格而贏得觀眾的好評。最近一期是採訪金庸,王志仍以他慣常的居高臨下、咄咄逼人的態度向金庸提問,引起了不少觀眾的不滿。
談到金庸前不久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一職時,王志說:「有人認為金先生您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博士生導師。」金庸的回答倒也坦誠:「你講我不好就不好,我承認,我不能說我自己學問很好,比你學問更加好。我覺得我學問不好我自己努力念書,念到學問可以勉強去做教授就做教授。」談到金庸即將去英國康橋大學攻讀博士一事,王志問:「您覺得他們會把你當作一個普通的學生來看待嗎?你怎麼去學?」金庸說:「文學博士很難的,要學校的教授會全部通過,很多都通不過的。結果因為康橋的校長看了我《鹿鼎記》的英文翻譯他喜歡,所以他極力促成這個事情。」王志接着問:「為甚麼一定要去呢?」金庸回答:「因為學問不好才去到外邊再念念書,再學問好一點,不能說比人家好,比自己好一點。」王志再問:「以金先生您的學問,您的聲望,誰能教你?」金庸回答:「有的,有的,專門的學問一定是有人可以教你的。」
有觀眾認為,金庸是個老人,思維速度和語速都已經趕不上年富力強的王志,應該得到語氣、語勢上起碼的尊重,但王志還是以他一貫凌厲的採訪方式,顯得很不合適。而且王志提的很多問題,說明他事前的「功課」做得很不夠,這期《面對面》是圍繞金庸辭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一事展開的,但王志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來問「怎麼到的香港」「怎麼開始寫小說的」這類毫無價值的「資料」性問題。而類似「你的作品入選小學教材」(實是中學課外讀物)、「怎麼寫小說說停就停得下來」這種如同剛入行的實習生的提問,更是大失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