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特首董建華認為港人應放下六四包袱,極可能成為新特首的曾蔭權對六四事件的立場,與董建華一脈相承,他指中國過去十六年經濟成就巨大,市民現時應客觀評價六四事件,市民批評曾蔭權大權未握便露出猙獰面目,「等如用金錢成就換取罪惡。」不少昨晚出席維園燭光集會的市民對曾的言論非常反感,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則形容曾為了出任特首而「唯北京之命是從」,歪曲港人心聲。 記者:羅偉光
昨日是六四事件十六周年,曾蔭權出席商業電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被問及對六四的看法,他說八九年及六四事件時,每個香港市民表達的激昂及衝動,他亦有同感,但他強調,中國過去十六年的經濟有「舉世矚目嘅發展」,現時大家心情平靜下來,應客觀地評論,「呢啲穩定(局面),惠及香港,CEPA等項目都畀到機會我哋,六四喺歷史嘅地位係點,唔理當年經歷過嘅人定係青年人,都要客觀性去睇。」
曾蔭權對六四的立場,遭市民猛烈批評,市民林先生致電電台嚴厲反駁,指曾宣布參選後,態度轉變露出猙獰面目,態度欠佳,有關六四的言論對當年參與學運的學生不公道,「你用十六年嘅經濟成就,換取大家對六四嘅睇法,我非常唔認同。」
「佢唯北京之命是從」
林先生認為屠城是罪惡行為,曾蔭權卻只向錢看,「就等如用金錢成就,換取罪惡問題,呢個(屠城)係罪惡問題。」曾蔭權被狠批後,語帶無奈地說,只是說出自己心聲,其他人亦可自由表達意見,但強調歷史及時間會給六四客觀評價,他與林先生是「唔同角度有唔同睇法。」
自宣布參選後,這是曾蔭權第二次談及對六四的看法。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昨晚出席維園燭光集會後稱,當年六四事件其中一個訴求是反貪污,但中國現時貪污問題較當年更嚴重,他說,若八九年不血腥屠城而進行政治改革,相信中國今日經濟會更繁榮,人民享有更多人權,對於曾蔭權的言論,他說:「佢唯北京之命是從,一定要咁做,唔能夠代表香港人,反而歪曲市民聲音。」
「曾蔭權唔代表港人」
不少昨晚參加燭光集會的市民,對曾蔭權言論表示反感,自稱是「曾蔭權夥計」、任職公務員的余先生稱,不能以中國近年經濟高速增長,換取不平反六四事件,他認為,若中國政府平反六四,落實政治改革,對推動經濟有更大好處,「曾蔭權唔係代表香港人,只係代表想返大陸做生意班人。」
會計師梁先生則指曾蔭權的邏輯有問題,似乎是認為爭取民主與經濟發展互相矛盾,「要求平反六四,其實同發展經濟無直接關係,曾蔭權唔應該將兩件事混為一談。」香港大學一年級學生陳不平稱,十六年的經濟成就同平反六四絕無關係,「曾蔭權唔應該否定六四學運追求民主嘅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