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先生在獲中央批准辭去政務司司長職務後,馬上展開角逐新特首的競選工程。前天曾蔭權先生在記者會上首次公開其施政綱領。在關乎經濟政策的層面,曾蔭權先生所提出的一些理念,並沒有太大新意。值得討論的,反而是曾蔭權先生在記者答問大會被問到有關官商勾結的問題時,他所作的回應。
一提及官商勾結,焦點自然聚焦在數碼港項目上。外間一般對數碼港項目的質疑,主要是認為政府在一個透明度極低的情況下,將該項目的發展權向一家企業批出。本年初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先生便曾在報章撰文,試圖回應外界對數碼港項目涉及利益輸送、官商勾結的質疑。
曾蔭權先生對數碼港的看法,又與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在側重點上有些許差別。他的論據主要是,數碼港項目是政府在一個很特殊的情況下所作的一個特殊策略。
按曾蔭權先生的說法,似乎是只要遇上特殊情況,政府便可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方法批出項目發展權,以達特定的政策目標。
我們認為這看法相當危險。原因是很難為甚麼屬於特殊情況作一清楚和明確的界定。因此外間很難知道,甚麼環境下可以被視作特殊情況,甚麼不可以。缺乏這清楚明確的準則,外間便很難對政府的決定作出監察,從而為政府的不規範行為大開方便之門。
這大門一經打開,便自然會招引利益集團以特殊情況作為藉口,要求政府向它們提供特殊政策,到時本港的自由市場制度便會被嚴重地扭曲。
要防止這情況出現,就務必要由限制政府的權力做起。曾蔭權先生向以敢於用權見稱,只希望他不但通曉用權之道,還明白約束權力的重要性。如此,他施政綱領中的「大市場,小政府」原則便可有望能夠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