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慢揭蓋輕攪拌散熱氣

要慢揭蓋輕攪拌散熱氣

中式湯水菜餚講究「火候」,動輒需烹煮十多小時,真空煲為繁忙都市人免卻「睇火」煩惱;但專家提醒市民,打開載滿熱湯的真空煲煲蓋時應小心,尤其浮滿滾油的濃湯,以免熱氣噴出引致受傷。

浮面滾油阻熱力流失

港九電器電業職工會技術總監孫名林說,就算已停止以明火為真空煲內膽加熱,煲內湯水仍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溫,故打開煲蓋時應留神,以防困在密封煲內的熱氣噴出;尤其是濃湯,因浮面的湯渣及滾油會阻止熱力流失,湯的溫度更高,甚至逾攝氏一百度,「但因為啲油遮住,啲煙冇冒上嚟,畀人嘅錯覺好似唔熱咁,其實好鬼熱㗎。」他補充,需要時應慢慢打開煲蓋,並慢慢攪拌濃湯,讓熱氣散去。對於有人打開經加熱的真空煲內膽蓋時遭噴出的湯料灼傷,孫名林以不了解該個案,拒作評論;只說一般而言,若按照說明書使用,不會有太大危險,但若真空煲本身存在問題,如煲蓋有缺口,會讓熱氣突然噴出,也有可能造成意外。

瓦煲煮鮑魚火力更勻

以煮飽魚著名的名廚楊貫一說,烹調鮑魚講究火候,燜一斤鮑魚約需十一至十二小時,並需不時添水,以免「煲乾」,而使用傳統瓦煲,火力更均勻,鮑魚更入味;他說用真空煲來烹調鮑魚猶如「煮鶴焚琴」,因不便隨時打開真空煲查看鮑魚,熱力亦不及瓦煲均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