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升值將拖慢內地經濟增長<br>蒙代爾再撐人民幣

大升值將拖慢內地經濟增長
蒙代爾再撐人民幣

【本報訊】在美國強硬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之際,有「歐元之父」之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表示,維持現時的滙率政策對中國最為合適,若硬要大幅升值,則經濟增長將會顯著放緩至5%以下,並會危及亞洲其他國家。不過,另一著名學者巴羅(RobertBarro)認為,人民幣應升值25%至30%,使中國在30年內人均生產總值與美國看齊。

學者巴羅支持升值論

蒙代爾昨日專程到港出席中文大學的講座,並發表對人民幣前景的看法。他認為,雖然坊間對人民幣升值有不同看法,但中國經濟規模僅為美國十分之一,只要美元維持穩定,人民幣應該繼續與美元掛鈎,以保持經濟穩定發展。事實也證明,有關政策使中國抵禦不同的經濟狀況,並在97年前重大的貶值壓力下,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經濟穩定,故現時未見有足夠理據支持改變。他並列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12項嚴重威脅,包括延遲人民幣自由浮動的時間、減低經濟增長、增加失業、使東南亞國家財政不穩定而促使經濟衰退等。
事實上,人民幣滙率過去數月已因美元兌歐元滙價向上,而上升約一成。假如要說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間表,他認為2008年奧運可能是合適時機。
不過,巴羅認為,若以購買力平價理論作分析,中國要在30年後將人均收入,從現時相當於美國約四分之一,追至與美國看齊,中國需要將人民幣升值,或在未來30年每年通脹高於美國4至5個百分點,而中國政府不可能容忍如此高通脹,故升值乃最適合方法。再者,中國擁有龐大儲備,卻只賺取微薄回報,若將人民幣升值然後將儲備回流,對中國人最有益。

百年內人均產值難追美

蒙代爾回應有關說法時說,中國在百年以內,人均生產總值都不能與美國看齊,更遑論工資水平。而且,中國完全不介意擁有龐大儲備,故無升值動機。
利豐主席馮國經在另一環節中估計,若人民幣滙價被調高2至3成,相信中國的出口價上升也不足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