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輝
李嘉誠先生向香港大學捐款十億元,本是美事一樁。港大校長徐立之為了表達謝意,決定用中式的方法說句Thankyou,就是「回禮」,將醫學院冠名。豈料即惹來舊生不滿,指「醫學院」等同歷史遺產,不應被商人的名字「沾污」。據了解,香港大學的醫學院,比香港大學更早成立,將醫學院冠名,就像把香港大學改名為「香港李嘉誠大學」一樣,的確是有點怪。
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沒有人會期望醫生像「大長今」一樣免費替人醫病;同樣道理,社會也不應覺得富商捐獻是其「份內事」。「這個世界沒有免費午餐」,要保持「醫學院」的歷史文化,不被一個商人的名字冠上,其代價便應該是婉拒其捐助。
要是那些醫生校友認為「醫學院」的招牌神聖不可侵犯,他們便應婉拒其捐款:「李先生的好意我們心領了,若閣下對行善仍充滿熱誠,請捐予『無國界』或『奧比斯』等慈善機構,我們仍會為受到幫助的病人而感謝您。」
接受恩惠後,說句Thankyou是個基本的禮貌。在港大醫生一片噓聲中,李先生的好意,換來了「金錢掛帥」、「拆生招牌」等「回禮」。用十億來換取尷尬和冷言冷語,不知李先生和其他富商會怎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