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警告不開放農品市場

薄熙來警告不開放農品市場

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表示,如果歐美向中國成衣關上大門,中國為何還需要遵守承諾,開放市場給外國農產品。這意味歐美若要硬來,中國絕不會妥協,屆時可能觸發全面貿易戰。

【本報訊】薄熙來接受美國PBS電視台訪問時稱,中國融入國際紡織市場,是向外國大幅度開放農業和服務業市場換取的合法權益,是權利和責任間的平衡。
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波特曼,昨日在南韓濟州島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表示,給予中國紡織品進口設限的行動,與簽訂的世貿組織協議一致。

紡品戰變全面貿易戰

但薄熙來重申,有關舉動屬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完全不公平。
外電引述薄熙來表示,對歐美向中國紡織品設限感到強烈不滿,會嚴重打擊內地的企業。不過,中國仍願意在世貿組織框架下,以理性態度處理問題。波特曼將於今日往北京,與美國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會合,與中國副總理吳儀討論雙邊貿易問題。
對於中美現在的貿易爭拗,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巴羅(RobertBarro)表示,在龐大的經常赤字下,美國政府傾向對中國實行保護主義,故相信糾紛會持續至年底。美國以往在鋼鐵行業也曾採取同樣伎倆,要求世貿仲裁,維持數年後,至最後才同意自己的錯誤,並只作簡單道歉,相信美國這次會重施故技。他個人擔心,這些不利生產的做法,會危害全球經濟。

聯泰部份工序轉港澳

受到歐美對中國紡織品設限,聯泰(311)行政總裁陳亨利表示,會透過外發加工(OPA)形式,將部份內地工序轉移至本港或澳門進行,以取得本港或澳門的產地來源證。
他指出,集團計劃在港招聘70至80名員工,在澳門招聘300名,原因是澳門有輸入勞工政策配合。他期望本港新任特首能制訂輸入勞工政策。
受到貿易前景不明朗因素影響,他表示,歐美買家付單期變得更短,少至逾40天,但這對港商也有利,因港商較具彈性,能應付快速付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