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蔭權能否做到競選特首政綱所言「締造和諧社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爭取民主派支持,特別是會否邀請民主派人士加入行政會議、甚至安排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訪京。曾蔭權昨日坦言,他願與民主派合作,但要加入行會,民主派必須認同祖國及他的施政方針,至於訪京問題,曾強調目前已有契機,但民主派必須尊重內地制度,與中央建立諒解互信,才有機會打開溝通大門。 記者:莫劍弦、莊曉陽
有民主派人士透露,從他與曾蔭權一些智囊接觸所得,曾改組行會時,應該會加入一些開明民主派人士,但未必是民主黨或45條關注組的立法會議員,反而日後將會擴大的策略發展委員會,會有民主黨等民主派人士加入。屆時具爭議性的政策建議會先交策發會討論,平衡及協調各方利益後,再交行會討論,「咁樣就可以避免將行會變成政黨講數大會,將講數場合搬去無實權嘅策發會。」
策發會成新論政戰場
曾蔭權昨日出席選委答問會,只有三百二十二名選委出席,曾在會上向選委詳細解釋其改革行會構想,表示日後除三名問責司長外,其餘問責局長只會在有需要才列席行政會會議,政府會吸納更多各界精英進入行會。這做法變相重行港英舊制。另外,擴大後的策發會,則會廣納立法會、政商界及基層人士,討論香港長遠發展。
至於會否改善與民主派關係,甚至吸納民主派人士進入行會,曾蔭權頗有自知之明,默認以往雙方關係惡劣,「民主派過去同政府關係係點,都有目共睹,我都唔使講」。據悉,這正是曾提出締造和諧社會的施政理念。其實民主派在一些敏感題目,與中央及政府有相同目標,只不過爭取過程中,往往出現分歧。
安排民主派議員上京
曾蔭權強調,他會繼續和民主派合作,也會考慮不同人士加入行會,但必須合乎四項條件,包括愛國及願意服務香港、有能力、認同他的做事方針,以及有代表性。至於能否順利安排民主派議員上京,最終要取決於中央,但目前已有契機,他會繼續努力,但民主派也要與中央互諒互讓,尊重中央制度才可以成功。
本身是選委的政協常委陳永棋支持溫和民主派進入行會,但必須尊重行會保密制。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認為,行會成員的合適人選,是對各方面有廣泛認識,能夠反映社會問題及對社會真誠服務,同時遵守集體負責制及保密制。不過民主黨議員李柱銘認為,要他們遵守保密制,不向市民及黨員進行諮詢,會有困難。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民主派是否進入行會是政治需要,取決於中央及曾的政治考慮,若北京認為對治港有利,就算民主黨也可以進入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