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六四雜感 - 李怡

李怡專欄:六四雜感 - 李怡

劉敏儀的公開信,顯示程翔不僅是新聞工作者,而且是熱心為中央效力並不斷向中央提供港台情勢報告的人。他向中央提供的,也許不是甚麼機密,但也是一種情報。
換句話說,程翔除從事客觀的新聞報道之外,也是在盡「愛國愛黨」職責的人。他熱心為黨國作貢獻。但殊不知愈認為自己與中央靠得近,就愈容易出事。這是受中共專權政治的獨特性所決定的。看來,愛國也須與專權政治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
曾蔭權發表參選演辭,演講中說,「讓我們忘卻過去的怨憤,撥開七年多以來的惶恐和激昂」。在英文演辭中,又提到「過去八年施政錯誤令市民沮喪及失望」。
「八年錯誤」,「七年多惶恐」,他是現在才發覺呢,還是早就有體會?若早有體會,何以從未見他公開表露過?他有向董特首提出過嗎?那七年多,他自己在政府擔任甚麼角色?
………………………………
「七年多惶恐」,在經過前五年惶恐之後,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還有七百多人提名董伯連任,以致他毋須經過不記名投票就自動當選。請問在全港市民惶恐下繼續當選、讓市民繼續惶恐的選舉制度,能如曾蔭權所稱是「公平、公開、公正」的選舉嗎?
延續這種「選舉」最高香港領導人的制度,怎能讓市民不再「惶恐」呢?市民怎可能告別「惶恐」呢?
………………………………
本欄網頁有網友就中國當政者老是說「中國人民的感情受到傷害」發表意見,說為甚麼中國人民的感情那麼容易受到傷害?是不是中國人民的感情比其他國家的人民脆弱得多?為甚麼中國人民對自己沒有讀到的日本歷史教科書,對日本人參拜早已害不了中國人的戰犯,就覺得感情受到傷害,而對於自己身處沒有思想、言論等自由,沒有人權,沒有公義的社會,就視若無睹,一點都不感到「感情受到傷害」呢?
今晚是六四夜,值得大家想想。

今天是六四,維園照例有燭光晚會。周日的「六四」遊行,創下了參加人數最少的紀錄,今晚會不會再創參加燭光晚會人數最少紀錄呢?
毛孟靜昨天的文章題目是:〈為程翔,六四集會見〉。將擔任新特首的曾蔭權前天就「平反六四」的問題回答說,國家過去十六年有舉世矚目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這樣看事情會有更理性的分析。──毛孟靜與曾蔭權,誰更能反映香港多數市民的價值觀?且看今晚有多少人安靜地去表達自己對理念的堅持。
………………………………
程翔太太劉敏儀,原計劃今晚要出席燭光晚會,但為免被指為「搞對抗」,妨礙對程翔的營救,已決定取消出席。
家屬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她出席,會掀動參與者的情緒;但不敢出席,其實更能反映專權政治的殘忍威力:即使在香港,即使是受害者家人,也不敢在群眾集會上坦率吐露心聲。
………………………………
劉敏儀發表致胡錦濤公開信,信中提到程翔的電腦中存有由胡錦濤的「工作人員」陸建華向程翔提供的中央領導人的內部講話。陸建華也已被捕,指為「洩露國家核心機密」,而程翔則被指「盜取國家核心機密」。她認為「這應該算是工作需要,不應算為洩密」。
劉敏儀的信提供了程翔案的另一個可能。如果這個可能性,比筆者所猜測的程披露中俄邊界密約的可能性大,那麼筆者高興承認自己猜測的錯誤。因為涉及國土變更的事,不但向人民隱瞞,還要懲罰一個盡了憲法義務的中國人民,就太不像話了。中國憲法明文規定:維護中國領土完整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