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參加特首補選提出「用心.務實.為香港」口號,施政綱領標題為〈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與前任特首董建華兩次參選的政綱比較,曾蔭權以維持現行政府政策為大前提,董建華首度參選時重點投資教育及解決高樓價,連任時則提出推行高官問責制,兩人的政綱均沒有觸及敏感政治問題。
董不忌諱表立場
曾蔭權政綱包括三點施政願景及八項施政理念,內容多根據港府現行政策提出,較具體一點僅為表明會擴大行政會議組成,其他政策均沒有具體措施及新意念,與董建華九六年參選首屆特首選舉時的政綱比較,曾的政綱明顯欠缺創見。
董建華首份政綱題為〈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強調首務是平穩過渡,政策重點是壓低樓價及大力投資教育,並提到港人必須居安思危,又提出行政主導受削弱,是否減低了公務員效率的問題。
○一年底董角逐連任時,政綱題為〈施政與時並進,強化競爭優勢〉,他在政綱中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承諾連任後會改善,為解決管治問題,他引入高官問責制並改組行會。
董建華在任時不忌諱對敏感政治問題表明立場,九九年曾提出民主黨對六四事件應「放低包袱」;數碼港被斥官商勾結利益輸送,他本年初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示,若議員有證據,可提出讓他跟進;對於落實雙普選,他強調需先諮詢中央,才能展開政改檢討工作,反而曾蔭權昨日對上述問題諸多避忌。
曾蔭權昨日首場記者會,由他單人匹馬上陣,沒有邀請支持他的官商政要站台,與董建華角逐連任時,找來歌星、運動員、中學生及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撐場高喊「我挺董」的安排不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