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對某些人作出某些預期,而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一個人往往是因為他與我們的預期有很大出入。
例如說,當你預期一位玉女明星不會抽煙,但傳媒揭露了她在廁所抽煙,你會覺得她用形象欺騙你,可是這位玉女根本從來沒說過她不抽煙。
相反地一位性感小貓,你會以為她一定是又吹又飲的,但當你發現原來她早睡早起還練氣功,你會對她刮目相看,可是這位性感小貓根本沒說過半句話。再者,到你發現性感小貓練氣功,不過她正在戒煙,你又會覺得雖然她有抽煙習慣,但她正在改邪歸正。
為甚麼我們會容許一些形象抽煙,又不容許某些形象抽煙?純情外表抽煙要扣分,這不是對純情女子的歧視嗎?
我們常看到明明是不同世界的人竟然相愛起來,就是因為這種「估佢唔到」效應。小姐與流氓,小姐估唔到流氓原來這麼孝順,還會在家中養隻可愛小白貓,流氓愛小姐就當然啦,新奇、好玩又每次有驚喜。
可是,這種「估佢唔到」效應終有一天會減弱,到時雙方又要面對一般情侶面對的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