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問過二姐弄牛肉球的秘訣,「想黏可以加隻蛋,或者加粟粉,視乎你想硬些還是軟些。」我想好似酒樓的山竹牛肉咁,「那種膠狀是靠把牛肉不停『撻』出來的。」吓?咁煩!
又是半夜2點,我叫媽媽為我預備大半碗牛肉,她卻醒目地替我加了豉油、糖、粟粉和麻油醃,我加入了冬菇粒和一隻蛋一同攪勻,攪來攪去,咦,糊仔咁,點撻呀?想搓成球狀更加困難,一放上手,牛肉就從透明手套的指罅間漏出來,怎辦?咁夜,又不能打電話給二姐求救……有計!
我把一個薯仔切開三四份,放在熱水煲腍,去皮,再放進牛肉中搓呀搓,攪呀攪,攪到爛茸茸,終於有點黏黏的感覺了,便揑成球狀,放在熱油內煎至兩面微黃,加少許水焗三分鐘,搞掂。諗諗吓,不如配粒青豆啦,會好看點,但放在白飯上仍覺單調,於是我又加上切條紫菜,縱橫交錯地在白飯上打格,賣相幾特別吖!不過,味道就跟我心目中的「山竹牛肉」相距十萬八千里……
「我叫你加蛋啫,都要視乎你的牛肉有多少,全隻放上去那大半碗牛肉內,當然稀漏漏啦!」又唔早講!本想向二姐發難或待她稱讚,點知卻換來嘲笑!(八)
老四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