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港人為國事感羞恥

七成港人為國事感羞恥

【本報訊】公民教育委員會的調查發現,七成三受訪市民對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但也有逾七成人對有些在內地發生的事而為國家感到羞恥;五成人認為本港的人權狀況自本港主權回歸後有所倒退,逾七成人更認為批評中央政府並非不愛國。
該委員會委託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去年十至十二月進行公民教育意見調查,以面對面隨機抽樣,訪問了一千多名本港市民,是同類調查自九六年展開以來,首次量度本港市民的國民身份及國家意識。

25%認中國人

調查發現,兩成五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兩成三人指自己是香港的中國人,七成三人則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但七成二人強調,有些在內地發生的事令他們為國家感到羞恥。
調查又發現,分別有超過七成及六成人指,批評中央政府及要外國施壓促進內地的民主和人權並不是不愛國的表現。不滿內地言論自由及法治情況分別有七成多人,逾八成人則不滿內地官員的廉潔程度,五成人認為本港的人權狀況自本港主權回歸後出現倒退,而贊成應盡快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都分別有六成人。
該委員會主席香灼璣昨日稱,結果反映市民整體的國民意識相當高。本港市民對何謂不愛國行為的看法傾向開明,也很支持一些國際社會上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如人權及民主等,這充份反映市民的國民意識建基於香港作為一個多元、自由和開放社會的基本價值上。
城市大學社會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相信調查基本能夠客觀反映本港實況,又指市民雖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感到自豪,但對社會發展有所要求及感到不滿,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