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增值:四代同堂等開飯

人際增值:四代同堂等開飯

吃飯,有人會隆而重之,視作一場神聖儀式,也有人抱着「好又一餐,不好又一餐」的心態。但無論你愛不愛吃,對傳統中國家庭來說,吃飯,不僅是果腹,還是與家人團聚維繫感情的時刻。兩個大小家庭,吃的並非珍饈百味,但桌面上每道菜,也包含煮菜人的無盡關懷和愛意。

記者:尹珊珊
攝影:陳智良

今日,對陳爸爸來說是一周大事,因為晚上是全家人聚首一堂,齊齊吃飯的大日子。這個四代同堂的十餘口之家,平日各有各忙的子女,都很重視這團聚晚餐,乖乖準時報到。三女Florence笑謂:「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星期日是留給家人的,有約?請改期。」

5:00pm
■斬雞也要講究,女兒愛小小一件,易入口。

一揸鑊鏟即變臉

整個早上,陳爸爸來回街市數趟,「外母牙不好,要買魚;大女喜歡吃菜,要多買幾種;二女最愛我煮的冬菇西芹雞雜炒腰果,幾乎次次都煮;一定要買雞,我們全家人都愛吃。」陳爸爸如數家珍,對各人口味瞭如指掌。
只見陳爸爸一入到廚房,即時變了樣,拿起鑊鏟時的那份專注,似要把對家人的關心和感情全注入菜裏去,在廚房門口偷師的Florence悄聲解釋:「我爸爸一煮菜就係咁,唔鍾意我哋幫手。」

■剛與Fanny和Florence同遊韓國的兩老大讚,還是女兒最體貼。

70分就好

陳爸爸忙個不停,陳媽媽卻一派悠閒,和女兒聊天看電視打發時間,長女Fanny也禁不住要損老媽兩句:「若說我們有口福,那媽媽就最幸福,用不着在廚房做黃面婆。」陳媽媽即反駁:「是你爸愛煮菜我才沒機會入廚房嘛!」陳媽媽71年結婚,5年內生下4名子女後,便在家做家庭主婦,「我們是朋友介紹的,那時但求有頭家,撞到埋嚟有70分已經很好!」

肯顧家,肯煮飯的老公,去邊度搵?
■談到戀愛經過,陳媽媽一臉靦覥。

咁煙韌,公公要食飯呀。

最低要求吃清光

7時正,二女Jacqueline和丈夫Jeff趕到,開飯喇!
剛滿1歲的琳琳是陳爸爸第一名外孫,也是家中的笑彈,陳爸爸眉開眼笑的說:「以前我們吃飯,話題都是講講一周生活,現在有了小孫女,大家爭相陪她玩,氣氛比以前更熱鬧。」剛吃完飯,陳媽媽就拿出上周到韓國拍的旅行照給女兒女婿看,「你看,你爸扮閔大人也似模似樣!」一家人笑笑鬧鬧,說的是再普通不過的瑣碎事,平凡,但溫馨。兩位父母同聲道:「我們沒甚麼心願,最低要求是他們每星期回家吃一次飯,將爸爸的菜通通吃清光。」

■81歲的太婆吃飯不忘逗孫女。

7:00pm
開飯喇!

兩口之家情定肉骨茶

傳統大家庭愛回家吃飯團聚,但小家庭夫妻兩人各有各忙,相約吃頓飯也不易。Carmen是鋼琴老師,準夫婿Daniel在鐵路公司做技術員,晚上也要開工,Carmen感歎謂:「我們吃飯要互相配合,有時他回家睡上一會,我會趕回家和他一齊吃餐飯。」難得兩人一起放假,Carmen連忙跑到街市買菜,「Daniel最愛吃我自創的香蕉肥牛卷和辣椒檸檬雞。」

■在家「煮飯仔」對Carmen和Daniel來說不是易事,怎能不享受它兩小時。

一食兩粒鐘

這段戀情,也是由食開始。「我和Daniel是旅行時認識的,記得有次掛8號風球,我怕他沒有東西吃,便上他家為他煮肉骨茶。」一碗肉骨茶就成了這段姻緣的大功臣。
其實兩個不同的人,在飯桌上都合拍也一樣不易。Daniel笑道:「我們一樣愛吃羶吃辣,以前沒對手,當我知道她也愛吃辣時,真的有點驚喜,誰知她比我還厲害。」這還不止,「我們吃飯速度一樣超慢,一餐飯最少食一兩小時,因為吃飯對我們很重要,不僅是愛不愛吃的問題,而是在飯桌上的溝通。」不過,Carmen卻在旁邊投訴:「其實佢成日望住電視,攤到啲菜凍晒!」見準老婆詐型,Daniel亦識做:「𠵱家邊有呀,你鬧完重點敢吖!」看着飯桌旁的這兩小口子,你不由得感到:幸福滿瀉。

■準夫婿愛吃又嘴刁,Carmen頻頻參考食譜做新菜。

國王對臣子說了一個秘密,並囑咐他們不能對任何人說,但這個秘密還是被洩漏出去,傳遍大街小巷。國王大怒,下令將所有臣子處斬,一名臣子不甘地道:「國王啊,秘密洩漏出去的源頭是你,如洪水般,要是從你那兒截住它,又怎會有今天的巨浪滔天?」秘密只要不說出口永遠是秘密,一旦出口便由不得自己。《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