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美元絕地反彈之謎

投資學堂:美元絕地反彈之謎

近期美元兌歐洲各主要貨幣,如歐元、英鎊等,均出現強烈反彈,美元可謂一洗近年的頹風,美元的回升,真有點似「帝國反擊戰」。這次促使美元轉強的因素頗多,好像歐洲多國的政經不明朗,如法國全民公決未能通過歐盟憲法,市場亦預期稍後其他歐洲國家的公投也會出現類似的否決。再加上歐元區失業率高企,經濟可謂乏善足陳,進一步令歐元轉弱。
另一方面,近日一些美國市場人士猜測,若單靠上述的基本因素,應不會令歐元甚至其他高息貨幣,如澳元及紐元,早前出現如此強勁的跌勢,部份專家揣測,這可能是個別對沖基金因虧損而「拆倉」所致。據聞不少美元的買盤是來自Caribbean地區的島國,這些地區大都為美國的離岸對沖基金之註冊地區,故進一步加深了對沖基金平倉之可信性。
除了對沖基金外,另一個可能仍持有大量美元「空倉」的超級大戶,相信便是股神畢菲特了。早前畢菲特在給股東們的信件(Lettertoshareholders)中指出,他的旗艦BerkshireHathaway仍持有大約210億美元沽盤(21bnpositionagainsttheU.S.dollar),是否已平倉則難料,不知他會否以其一貫長線投資的策略,來對待其美元空倉。其公司早前仍持有的440多億美元現金,不知有否用以「加注」?相信市場更關注畢菲特在外滙市場上,會否一如其投資股票般成功。
在港股之中,思捷(330)一向有「歐元概念股」之稱號,早年由於歐元強勁,是促使思捷股價不斷攀升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註:不是全部原因),據某大行的報告指出,歐元每升1%,將可令思捷的盈利增加大約1.5%,故近期歐元轉弱,思捷可謂「首當其衝」,是港股中最受影響的股份之一。

思捷盈利受影響

滙控(005)是另一間會受歐洲貨幣下跌影響的股份,但其情況卻有點複雜。由於以美元計算,滙控在英國及其他歐洲地區的收入,會因歐洲貨幣(相對美元)下跌而減少。此外,近期英國的個人信貸情況亦有轉壞迹象,正如英國Barclays銀行表示,其信用卡的壞帳有大幅增長趨勢。日前滙控的CFO范智廉亦表示,隨英國利率上升,亦有影響到部份英國人的償還貸款能力。同時,他不忘指出,其銀行率先在9個月前已察覺英國信貸市場可能變壞的迹象。
篇幅所限,現先與大家一看滙控、思捷與歐元近期的相互趨勢,附圖是3者由年初至今的相對表現,圖中可見,滙控與歐元的走勢頗為一致,思捷則因早前業績理想令股價急升,因而拋離了其餘兩者,不知在近期歐元偏軟及歐洲經濟放緩等問題下,會否促使思捷「回歸大隊」?最後一提,滙率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大家仍須留意其他基本因素。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