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百七十多間中小學逾十一萬名師生昨日在攝氏三十度高溫下,響應環保團體「自然足印」號召,參加一天的無冷氣日計劃,改用紙碟、曲奇餅包裝紙皮等自製的紙扇,身體力行宣揚減少用電的環保訊息,成功為地球減少一百零九公噸由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自然足印呼籲市民將冷氣溫度調至二十五點五度,以免加劇溫室效應。 記者:馮永堅
位於深水埗的天主教善導小學是「無冷氣」學校之一,全校約八百個學生整天改用以廢物為材料的自製紙扇,抵抗炎炎夏日。年紀小小的學生雖熱到臉紅耳熱及大汗叠細汗,但他們都很有遠見地說:「為咗地球幸福,就算再熱啲都冇所謂。」
減少109公噸廢氣
自然足印主席莊俊榮估計,昨日參加計劃的學校共減少用電十七萬四千度,節省近十四萬元電費,以及因省電而減少產生一百零九公噸二氧化碳。若市民將冷氣溫度調至二十五點五度,便能減少燃煤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有助緩和溫室效應。
善導小學生活教育主任張昌明表示,學校去年獲中電可再生能源基金撥款約二萬元,在天台安裝四塊太陽能板,為兩部風扇供電。雖然去年平均每天只能節省三元電費,但他相信教育價值遠大於經濟效益。
建太陽能發電站
學校今年再獲中電資助三萬多元,購置十塊太陽能板,令天台變成「小太陽發電站」,向學生宣揚無污染發電好處。
此外,學校亦訂明新政策,室外溫度超過二十五度才會開動冷氣,而冷氣溫度亦不會低過二十五度。
出席該校無冷氣日計劃開幕禮的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陳瑞緯稱,港人每年平均有三成電費開支是冷氣費,故鼓勵市民將冷氣調至較高溫度,減輕電費負擔之餘亦可更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