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形容美國「水門事件」是新聞歷史上一個典範,顯示新聞界鍥而不捨揭露真相,可以令一個行為不當的政府下台。他認為香港新聞界若能對告密者堅守保密誠信,公眾亦會有信心「報料」揭發不當行為。
蘇鑰機指出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非常重要,香港有不少揭發不當行為的重要新聞,包括一些政要醜聞,都是由線人「報料」。不過,他認為公眾對香港整體新聞界的信任程度仍屬一般,不算高,也不算低。
不分親疏證濫權值思考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則指出,在新聞自由環境下,公眾或是參與公務的人,都可以透過向新聞界如實揭露當權者不當行為,與新聞界同樣起監察政府角色。
杜耀明認為,「水門事件」值得香港人思考的,是那種不分親疏、指正舞弊濫權的有權勢人士的精神。而舉報的出發點,應以社會公義、公眾利益為先,這種精神,對於一個參與公務的人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工作的意義就是服務公眾,遇有上司或是朋友做出與公眾利益不符的事,亦應「出聲」舉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