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 片 - 蔡瀾

蝦 片 - 蔡瀾

印尼家政助理愈來愈多,開的雜貨店也不少,如果你走進一家,便會發現賣的東西之中,款式最多的就是蝦片。
原片的、炸好的,擠滿三個架子,印尼人無此物不歡,像韓國不吃泡菜會死人一樣。
印尼炒飯、加多加多等等菜餚中必加入一大片,通常只是當成零食。去印尼旅行,大街小巷裏都能看到小販賣蝦片,就算到了窮鄉僻壤,也遇一個人,背上揹着一個鐵罐,帶子綁在額頭上,大聲叫賣:「Krupuk!」
用蝦做的炸成手掌般大的一片片,用魚製的則炸為一粒粒,像我們吃的魚蛋,一口一粒,爽脆香甜,吃起來方便。

蝦片的製法頗為簡單,把蝦舀為濃漿,加麵粉後蒸熟,切成薄片,再在猛日下曬乾即成。完全是成本問題,蝦下得多,麵粉少,就夠味。反之,像啃餅乾。
炸時,就要看功夫了,油不可節省,大鍋才行;溫度也不能太高,否則即刻燒焦,但不夠熱的話就炸不開了。
可以先掰一小片扔進油鍋試試,要是沒把握的話。多數,我們最先炸的那幾片是失敗的,後來愈炸愈完美,那種由小塊東西一下子看到它膨脹的過程,愈看愈好玩,就愈炸愈多,不能罷休。
吃剩的蝦片用個密封的鐵罐或大玻璃瓶裝起來,可以放兩個星期左右不壞,過後油變質或蝦片發軟,就要丟掉了。
小孩子對這些煎炸東西,總感到不可抗拒,一有蝦片就吃個不停。長大後,蝦片是送酒的良伴,總之比起炸薯仔片有文化得多。
有人會追酒喝,我則追蝦片吃。酒要喝到醉為止,而蝦片則得吃到喉嚨腫痛,才叫過癮。年輕時窮,拍拖只在樹下吃蝦片,你一片我一片,最後互相用唇擦嘴,亦為樂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