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開始漁民經營難

休漁期開始漁民經營難

【本報訊】為期兩個月的內地南海休漁期今日開始,預計約有一千四百艘本港漁船受影響,無法出海作業。有漁民批評休漁期措施令業界經營困難,猶如「寒天飲冰水,冷暖自己知」,又指摘政府援助不足。不過,有街市魚販估計,休漁期對街市魚價影響輕微。
南海休漁期措施自九九年實施以來,今年踏入第七年。五十一歲的香港仔漁民黃容根昨以「七年之癢」形容今年實施的休漁期,並狠批過去六年漁民受措施影響,已有三成同業結業。本身從事深海作業的他解釋,過去休漁期釣艇及網艇等均不受影響,可繼續捕魚,減低休漁期成效,加上海洋污染,以致過去多年來魚穫未見增多,反而整體下跌百分之十。

對街市魚價影響輕微

黃容根指出,他每年休漁期兩個月損失近三十萬元收入,另外荒廢謀生工具的維修費用也達十多萬元。他批評政府多年來不肯應業界要求設立休漁基金,又指摘漁農自然護理署現時的貸款基金最多提供八萬元貸款,援助不足。
有街市魚販相信,由於內地來港養魚供應充足,休漁期對街市魚價影響輕微。其中香港仔街市魚販曾先生稱,休漁期內魚穫較少的包括䱽魚、沙鯭、鮫魚及生蝦等,估計有關魚穫售價或每斤輕微調升一至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