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年四月中國海軍「361號」明級潛艇在渤海失事、七十名海軍將士死亡後,中國海軍另一艘明級柴油動力的常規潛艇,上周四在位處台灣和海南島之間的東沙群島附近水域(見附圖)參與軍方一次「艦艇應急訓練」時,懷疑用柴油機為潛艇的蓄電池充電時發生意外,引起火警。事發後,失事潛艇緊急浮上海面,前天才被拖往海南島的海軍基地,未知道是否造成傷亡。
日本《讀賣新聞》昨天引述美國軍方及日本海上防衞廳的消息透露,中國海軍一艘潛艇本月二十六日在南中國海海域發生事故,潛艇內很可能發生火災,前天被其他軍艦拖回海南島的榆林港。報道稱,從外表看來,出事潛艇應屬於中國海軍的「明級」攻擊潛艇,是柴油傳統動力型,艇身還書寫有三百多號的船艦號碼,但艦上是否有死傷則並不明朗。
應急訓練時發生事故
報道引述消息指出,事發時正在台灣與海南島之間公海潛航的這艘潛艇,突然發生意外,因而緊急浮升上海面,並由另一艘海軍拖曳船拖着,往榆林港海軍基地方向駛去。但究竟這艘潛艇是否靠本身浮上海面,還是由其他軍艦拖出水面,目前還未清楚,肇事潛艇浮上海面後,附近有三、四艘中國海軍的軍艦在游弋,美、日軍方還確認該海域還有其他潛艇,因此判斷可能是在共同訓練時發生事故的。
日掌握情況不願評論
美日兩國政府的消息又稱,由於出事的並非核動力潛艇,因此對出事一帶海域的影響不大,不過駐日美軍及日本海上自衞隊還是繼續平時的監察機制,嚴密監視該艘潛艇的動向。
與此同時,台灣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劉志堅昨稱,解放軍潛艇發生意外的位置,離台灣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情況和發展也在台灣軍方掌握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昨天每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提問時說:「我打了幾次電話去為大家做了核實,現在的情況是:有關方面告訴我,是中國海軍在組織艦艇應急訓練。」既沒證實也沒否認有中國潛艇失事的報道。而日本防衞廳長官大野功統昨天表示,日本確實掌握了中國解放軍潛艇發生事故的情況,但不願詳細評論。
肇事的「明級」柴油動力魚雷攻擊潛艇,一九七四年開始在海軍服役,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常規動力潛艇。
日本《讀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