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得利物浦,令我們欣賞到一場極富戲劇性的球賽,而且賽果足夠叫大多數人興奮一日一夜。報載有人在半場落後3比0時仍下注買利物浦獲勝,賠率是1賠100,這些人如非未卜先知,必定是球隊的忠實擁躉。加歷查說這場近年罕見扣人心弦的決賽,足以讓世人談論二、三十年。同意!這場先落後3比0,仍能後上追和的神奇賽果,正好讓我借喻解釋何謂遞延稅項。
遞延稅項是會計學其中一瓣最困難的課題,連會計師都叫苦連天,投資者切勿奢想可以在報紙專欄上一日學會。但當中的概念,認真的投資者必須弄清楚,因為會直接影響最為人關注的股東應佔盈利。
我曾經在本欄的前身解釋過遞延稅項,但其間會計準則已有所改變,正好趁機重新解釋一次──並非我江郎才盡,重複自己。
時間差或永久存在
公司帳面上的盈利,與稅局計算抽稅的盈利永遠有分別,但理論上,這只不過是時間上一先一後的問題,最終(例如公司倒閉那一天)兩者應該互相脗合,此之為「時間差別」。情形就像利物浦先輸3球,後上追成平手一樣,完場時都是3比3。
以往計算遞延稅項,是估計這時間差別中,有幾多是永遠存在,有幾多是會後來居上?可以後來居上這部份,再用稅率計算遞延稅項。
試想想,假如歐聯決賽是無時間限制,球員皆有用不完的氣力,如果下半場開始,利物浦每入1球,AC米蘭同樣又入1球,這3比0的時間差別就永遠沒法追上。舊例中的遞延稅項,就是要主觀地衡量有多少這類永遠存在的時間差別。
差額影響股東盈利
自03月1月1日新例生效開始,遞延稅項套用了新概念,公司需要計算資產負債表上的帳面值與稅局眼中的價值兩者之間的差額,再以稅率計算遞延稅項。在這情況下,公司會出現遞延稅項資產及負債,差額就會在損益表上影響股東應佔盈利。
投資者毋須學懂如何計算遞延稅項,只要知道它們對盈利的影響。假如遞延稅項負債上升,代表股東應佔盈利下跌;反之,遞延稅項資產增加,盈利將隨之上升。
太複雜?別怕。用實例解釋,保證一定明白。
首先,甚麼情況下,公司的遞延稅項資產會增加?其中最為人知的是公司出現虧損。這類虧損在大多情況下,可以用作扣減將來公司的稅務。換言之,虧損都可以化為公司資產。
虧損亦可變成資產
假如公司確認這些遞延稅項資產,在損益表上會減少當年的帳面稅項支出,無形中是增加了股東應佔盈利。例如和黃(013)。眾所周知,3G還處於虧損階段,單是3G的遞延稅項資產已經有180億港元。在04年,計算遞延稅項前後,和黃盈利從28億多變成96億多,全年股東應佔盈利是161億。
除了虧損外,引致遞延稅項增減因素還有很多。今年實行的新準則已經會影響這計算,所以整天猛數新準則如何影響盈利,而不明白遞延稅項是如何一回事,難免會以偏概全。不幸地,這方面絕非尋常老百姓容易消化得了。
如何是好?當投資者看見公司稅後盈利比稅前還要高,可以即時揭去遞延稅項的附註,了解是甚麼原因引致遞延稅項資產增加。如果純粹是因為巨額虧損帶來稅務寬免,就要衡量未來是否有足夠利潤享受這好處。
仍然太深奧?算了吧!這世界並非所有事你都會明白,否則利物浦何解會捧盃而回但聯賽只排第5?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