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統籌局於○三?○四學年曾派官員到近一百八十間學校作重點視學,在進行觀課的六百多堂英文科課堂中,有百分之七課堂被評為教學欠佳。報告批評三成課堂上的教師,在上課時未有顧及學生的學習差異,另約一成三教師的溝通技巧差劣。 記者:倪清江
昨日公布的《視學周年報告2003-04》,總結該年度內重點視學、校外評核和全面視學計劃的報告,共涉及近三百間學校。視學人員觀看了約五百六十堂中文科課堂,報告指學生的表現未算主動,整體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說話能力一般,多數學生的寫作內容貧乏。
視學人員又觀看了近五百堂數學科課堂,結論是兩成多小學生在「數據處理」及「圓形與空間」的表現欠佳,一成多中學則在「數與代數」及「數學與統計」方面較差。
在六百二十四堂英文科課堂中,百分之七被評為欠佳。報告指多數學生在說英語時出現羞怯和欠缺信心,有相當部份的學生更以廣東話回答教師。
至於英文科教師的表現方面,三成課堂上教師未能顧及學生的學習差異,一成多課堂上教師過於主導;在教學上,教師也太集中於文法傳授。該報告又批評小學過於以紙筆測試來評核學習成效(見表)。
應用英語教文法
本身是資深英文科教師的教育政策關注社副主席周蘿茜認為,有些英文科教師傾向用廣東話教導文法,以為這樣學生才會明白,但她不認同這樣做,「去遷就學生,水準會愈嚟愈低。香港冇英語環境,更加要去營造。」
視學人員並到近一百間學校進行校外評核,但以外評結果對比學校的自評結果,顯示學校有高估自我成績的情況,尤其教學方面,五成五學校的自評分數比外評分別高出一至兩級;也有三成學校高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