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手持正股時,可沽出股票認購期權(Call)賺取一些相對無風險的期權金外,股票期權亦可為沒有貨在手的投資者降低購入證券的持貨成本。
在熱錢流走及加息下,張先生原本認為港股應下試13200點,但大市在銀行加息半厘後竟抽升近200點,所以他相信大市已反映加息因素,後市會有一段升勢。張先生預算買入九倉(004),但覺得股價25.1元仍可再跌少少,為了避免九倉不跌而錯過低吸機會,張先生決定利用股票期權去將購入價拉低。
首先,他沽出10手6月24元Put(每手1000股),收取2800元(0.28×10000)。九倉在6月份若跌穿24元,他以24元接貨,購入價仍較現價25.1元為低;萬一九倉在未來1個月沒有下跌,他要以市價買入,但因已收取了每股0.28元期權金,持股成本變相減低0.28元。
本欄的期權倉在周一結算時,以110點買回5月136C倉,並以42點買回6月的132P平倉,合共損失14055.5元。當選擇開立一些有方向目標的期權倉,不論是長倉或短倉,一旦看錯市,損手是難免的事。像筆者今次沽出5月的價內132C,主要是看大市在5月跌向13200以下,但大市反升上13900點。結果在看錯市及沒有掌握好救倉時機之下,整套倉才損失了約14000元,可見與一般高槓桿的衍生工具比較,無論在致勝率或安全性方面,沽空恒指期權都是較優勝的。
筆者傾向看好後市,因大市受連串壞消息衝擊仍冉冉上升,更在成交薄弱之下企於13900點附近,再加上6月半年結會有「跌不下就升」的情況,故筆者今次會開立一套看好後市的低風險期權組合──先以11點買入25張6月146C(付出275點),再以30點沽出15張7月146C(收取690點),所需按金為35500元。這種做法基本上集合了買入及沽空期權兩種做法,當大市向上急升,買入的6月146C可提供利潤;當大市牛皮或下跌,亦有沽空的7月146C提供利潤,正是一種全方位的組合。
但買入期權始終會損失時間值,所以筆者為了減輕買入期權的損失,沒有依照買入3張6月沽出1張7月的比例,原因是避免開倉後大市沒有出現急升,令到買入的期權會有時間值的損失。雖然沽出的部份亦同時會有縮減時間值的現象,但若買入的有40張之多,那麼15張沽出的期權,時間值縮減一定不及40張買入的多。為了能順利獲利,筆者選擇漸次買入期權,以平均買入來縮減風險。做法是當以上買入22張和沽出15張完成之後,先靜候大市變化,若大市沒有如預期般向上升,反而由13900跌回13600,此時大可直接以20點買回沽出的15張146C獲利,而此時6月的144C應可用7至8點買入,因此亦可選擇以7點買入15張6月144C,再增加看升之倉位(獲利還是加倉,全看當時對大市之看法)。
假如開倉後大巿續升上14000之上,此時6月146C會貴上20點,筆者會再買入15張,以持有40張6月146C去對沖15張7月146C,而40張146C的平均買入價為14.5點(共付出575點)。此時只等大市再衝一段,大約見14300,手上的買入期權大約增值1700點,而沽出的期權則會有約1300點損失,相減之下約有400點利潤。但假若大市再升200點,此時買入的期權升值會很快,兩者在張數差距之下(40張比15張),每升200點便可有1450點的利潤增長。所以筆者今次選擇了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組合,作為本欄6月份的示範倉。
三菱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