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 - 李純恩

沙家浜 - 李純恩

蘋果副刊介紹珠海附近有個叫「沙家浜」的旅遊點,那裏有大片的蘆葦蕩。
對於近五十年在中國生活過的人來說,「沙家浜」是個熟悉的名字。那地方是江蘇常熟附近一個小鎮(記者寫杭州常熟是錯的,杭州在浙江,兩個省,差很遠的),靠在陽澄湖邊上。
「沙家浜」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有一齣滬劇(上海地方戲)叫《蘆蕩火種》,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大隊撤離當地,留下十八個傷病員在沙家浜養傷療病,後來偽軍殺到,傷病員全部轉移到茂密的蘆葦蕩裏,在老百姓的掩護下養好了身體,最後配合主力部隊,殲滅了偽軍。到了「文革」,這齣戲被改成京劇,定名《沙家浜》,被江青看中,列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之一。那年頭,全中國人只有八齣戲可看,想不紅都難,所以連帶着沙家浜這個小地方也聞名起來。

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理環境相似,所以有大片類似的蘆葦蕩也很自然。將這種生態環境發展成旅遊點要有個說法,於是就借名氣一用,變成珠海沙家浜。就像浙江某地宣布自己「就是金庸筆下的桃花島」一樣,穿鑿附會得近乎神跡了,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片改革開放發財美意。
小時候看《沙家浜》,已對那一片遮天蔽日的蘆葦蕩着迷。除了那片蘆葦,《沙家浜》戲裏最吸引人的,是有一家「春來茶館」,茶館裏有一位風韻十足的老闆娘,叫阿慶嫂,雖說是共產黨地下工作者,但風情萬種、八面玲瓏,是劇中靈魂,勾得人靈魂出竅。如果珠海的假沙家浜也有這麼一家「春來茶館」,茶館裏有個同等素質的阿慶嫂,那我一定不會嫌其假,一定去幫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