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懷疑配錯藥事件引起醫學界廣泛關注,醫學會發出指引提醒私家醫生必須親自訂購、簽收及核對藥物。該會並與職業訓練局洽談後,成功爭取開辦為診所助護度身訂做的配藥課程。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醫藥分家有互相監察作用,會研究應否鼓勵實行。
醫學會發新買藥指引
醫學會昨晚發出指引,提醒私家醫生建立緊密的內部審核系統,包括親自訂購藥物、簽收來貨、核對後才派出藥物,以及鼓勵員工進修,以提升服務水平。醫學會會長蔡堅透露,職訓局同意開辦為診所助護度身訂做的提升配藥水平課程,讓診所助護可在下班後上課,內容類似目前已有的三年制製藥及配藥高級文憑課程。
職訓局沙田分校應用科學系主任陳小明表示,該校過去數年均有提供有關醫療保健的課程,教授配藥、疾病及診所管理知識,夜間課程約有兩成學生是在職診所助護;日間課程今年則有一百一十人畢業,大部份會投身私營醫療集團、診所或大型社區藥房。
研究鼓勵醫藥分家
對於實行醫藥分家的建議,周一嶽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後稱,醫藥分家有互相監察作用,所有醫院及部份集體營運的醫務所均已實行;仍未實行的個別私家醫生,由於用藥種類不多,相信出錯機會不大。他強調,會檢討診所的配藥程序及研究是否需加強管制,並研究將來應否鼓勵私家醫生集體執業,令醫藥分家能有系統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