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承諾與環保團體攜手保育<br>沙羅洞擬建骨灰龕

發展商承諾與環保團體攜手保育
沙羅洞擬建骨灰龕

【本報訊】政府去年提出新保育政策,容許發展商申請在十二幅具生態價值的土地作有限度發展,有關申請明日截止。據了解,最少有五幅土地被發展商「看中」。有發展商和環保團體提出聯合發展沙羅洞,撥出五公頃土地作安放骨灰靈位墓園,餘下五十公頃的山谷則進行保育提升計劃。 記者:謝穎詩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去年底提出新保育政策,將十二幅土地列作優先保育土地,只要發展商能提交合乎保育目標的發展計劃,政府會予以考慮。另外當局又撥款五百萬元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交管理協議計劃,在十二幅土地作保育管理。

提供十年營運成本

兩項申請將於明日截止,據悉大埔沙羅洞、曾發生偷石事件的大嶼山大蠔、西頁梅子林及茅坪、新界東北部的烏蛟騰,以及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外圍的添福圍均被發展商看中。另外大埔鳳園、上水塱原濕地和米埔拉姆薩爾濕地外圍,也有環保團體計劃申請資助,進行保育管理工作。
據了解,在十二幅土地中,保育重要性排第二位、過去二十年多次被城市規劃委員會拒絕發展的大埔沙羅洞,沙羅洞發展公司破天荒和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合作,承諾保留整個沙羅洞山谷,只將山谷旁約五公頃土地發展成安放骨灰靈位墓園。
綠色力量執行總幹事文志森承認有關計劃,而發展商答應只要工程開綠燈,便會立即投入資源改善環境,並提供十年營運成本。
至於在保育土地榜排第三的大蠔,則為太古地產及新鴻基地產覬覦,有意攜手在大蠔河旁建低密度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