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企業家精神日漸褪色 - 何洋

蘋論:香港企業家精神日漸褪色 - 何洋

二○○二年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在一個場合,談到他有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早年到新加坡投資建廠。這位朋友曾告訴他,在當地聘請的僱員,二、三十年後仍留在公司為他效力。反觀從香港來的,卻早已離開,自立門戶。
是的,和新加坡過往一向偏重政府主導經濟發展不一樣,香港今天經濟上的驕人成就,全賴於無數企業家,憑着不懈努力和拼搏精神打造出來。可剛發表的一份報告,卻令人對香港在未來能否仍能藉企業家創出一番新局面感到憂慮。
二○○四年度「全球創業觀察」研究結果近日公布,香港創業率在三十五個參與該項研究計劃的地區中排名三十三。該研究在去年透過對四千名成年人進行訪查,發現樣本內只有百分之三的成年人曾嘗試創業。
教人意外的是,在李光耀先生眼中一向予人事事喜歡墨守成規,不喜歡冒險的新加坡人,排名居然比香港高,在三十五個地區中位列二十。更教人擔心的,是港星在這指標上的差距,有日益擴大的勢頭。翻看前年的報告,會發現被調查的港人中曾嘗試創業的有百分之三點二,較○四年高。該指標新加坡在○三年所得的數值為百分之四點九,到去年已升至百分之五點七!
甚麼原因令香港的企業家文化日漸褪色,而新加坡的卻不斷加強?答案在於政府在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段時間以來,香港公營開支不斷膨脹,令港人不期然地形成一種凡事靠政府出手相助的心態,靠自己雙手打天下的意欲隨之減退。相反,新加坡近年積極鼓勵創業,並以減少政府干預作配合。
香港的經濟政策日漸向福利型經濟體制過渡,而新加坡則從父權式的經濟體系慢慢重新回到發展自由市場的正路上。明乎此,上述的研究結果便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