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動力仍在上望13900

英之見:動力仍在上望13900

貼近支持位買,挨近阻力位沽,是依據圖表買賣策略最簡單的第一招,但偏偏這個世界最易簡單複雜化,愈想得深入,會發現愈多可能性,最後只會動彈不得。
恒指重上13700之上,其實沒有特別意思,不用尋找解釋,否則只會好像上周三忽然下跌的時候一樣,被市勢影響分析,反而迷失大方向。仍然認定恒指是大型上落市,最終向上突破的機會較高,沒有改變的必要,便一直以這個方案運作。短線而言,剛剛回升,應該尚有動力,估計可以逼近13900,屆時才作隨機應變
投術分析,先看支持位阻力位,然後是形態,最後是指標,這是筆者在圖表上尋找證據的次序。尋找證據之前,我們要明白自己要完成的是甚麼任務,答案是找出趨勢。
恒指高沽低買,因為很明顯是在大型上落市之中,但大牛市只宜逢低吸納,大跌市則宜趁反彈沽出。逆市而行的話,順勢的方向一定動力十足,拿揑不準,未必輕易在理想價止蝕,捉到一兩個調整,回報亦平常。

等出現轉角訊號才出手

客觀地說,趨勢是可以在圖表上尋找,不過筆者將技術分析作為輔助性質,認定趨勢的方法,往往是極之主觀,而不是以圖表上的走勢作依歸。
眼前的例子便有美國國庫債券,這幾個星期十分強勢,但筆者認為升勢與經濟數據背馳,主要只是車廠債券評級被降,資金轉投而已,因此在屢創新高的環境中,仍是嘗試逆市而行,以沽空為主。
幸好注碼不大,又撥出部份短炒走位,否則太早拗頸,未曾等到黎明已輸到暈。認定大趨勢之後,好像筆者這樣傾向主動出擊,其實是相當冒險,比較合適的策略,是等待出現了轉角的訊號才出手。
筆者認定的大趨勢不少,國債看跌,股市看升,但上升空間不會大,商品價格則是大牛市,美元還是反彈後向下。這些想法,是提供了運作的大原則,然後才隨機應變。不過還是知易行難,衍生工具盛行,提供十分方便的槓桿效應,短線波動變得亦頗為重要,例如恒指升跌150點已是不得了,很易令人迷失大方向。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