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鎮壓反腐敗學生

血腥鎮壓反腐敗學生

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北京等城市的大學生發起反腐敗、反官倒示威,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突然病逝後,運動進入高潮。學生有感遊行及罷課無效,趁當時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將行動升級,在天安門廣場絕食請願。絕食人數多達數千人,不支者數以百計,中央政權卻仍無動於衷,牽動全國工人、農民及知識分子等各界紛起聲援。

傷亡人數從未公布

學生的行動得到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同情,但不容於當時的總理李鵬等人。在中共元老鄧小平同意後,北京宣布戒嚴,解放軍奉命進京,至六月四日凌晨更開始大規模鎮壓,槍殺無辜百姓、學生,血洗天安門廣場,據知事件中有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因傷致殘。當局當時將六四事件定性為「暴亂」,後來改稱「政治風波」,至去年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稱之為「重要的歷史事件」,但迄今仍未公布確實傷亡人數。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