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目標 不惜工本<br>專心一意賣龍鬚糖

確立目標 不惜工本
專心一意賣龍鬚糖

一盤生意就只靠一款糖,以香港的市場環境來說,着實罕見,尤其將一款過去在街邊賣10元一盒(已有6粒)的老式糖果小食,改良加上包裝推出市場,糖價升近13元一粒,要令消費者重新接受,殊不容易,偏偏不少藝人、海外華僑及遊客都慕名光顧,每月賣14萬粒。

在香港國際機場的離境及抵港大堂內,都會見到一間店舖,以深啡色為主調,配合名貴禮盒包裝的糖果專門店,獨沽一味賣龍鬚糖,細盒9粒,售118港元;大盒18粒,售198港元,平均每粒價值11至13元。

貴價糖果每粒售13元

這家「竹苑冰脆龍鬚糖」於2002年在機場離境大堂內開設首間門市,創辦人黃漢強的目標十分清晰:「希望將這傳統民間小吃成為代表香港的特色手信。」由品質、包裝、推廣,以至選址,都以此為大前提。
黃漢強說,傳統龍鬚糖的製法只能即製即吃,否則糖絲軟下來,吃時會黐牙,亦易變壞,不宜做手信。他遂於97年籌備研製耐放耐看的「冰脆」龍鬚糖,未開封的可存放4個月,開封後亦可放雪櫃保持鬆脆;同時摒棄透明膠盒,改用鋁袋及禮盒,完全從做手信或送禮作出發點。

機場開舖專賺遊客錢

後來他向機場管理局自薦,可惜石沉大海,及至機管局舉辦「香港街」推廣活動,才有機會設展銷檔,初試15天反應理想,為竹苑踏出重要一步,亦因此得以在離境大堂內設店。
改良了的龍鬚糖剛推出時,消費者不理解何以一粒龍鬚糖要賣十多元?售貨員要多番解說,同時亦提供試食。「年半下來顧客總算接受,也多了人認識,現在售貨員都不需多作介紹。」而他亦經常遠赴海外如新加坡、馬爾代夫和日本做表演及推廣。

中央廠房耗資150萬

不過,這糖貴重之處在「看不見」的地方,衞生的廠房和工序才是最大成本。竹苑在店舖開張3個月內,就透過申請政府撥予中小企的資助及向銀行貸款,籌資150萬元在新蒲崗開設中央廠房。
黃漢強解釋:「一般食品都會經過煮焗等高溫殺菌過程,但龍鬚糖只有最初焗熔麥芽糖,之後全以人手拉製,容易滋生細菌,所以一定要做足衞生,故難以做到大量生產。」

有計劃在市區開分店

香港亦從沒有做龍鬚糖的工場,他本身對衞生的認識亦不足,惟有四出找資料。他說:「曾到國泰空廚取經,最後決定仿效藥廠製藥的生產線設計,因為兩者同是不經高溫消毒,製成後直接進食。」
去年8月,竹苑取得全球食品安全管理證書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很多地方要一邊申請一邊改善,自己對衞生知多了就愈驚,在街邊賣的龍鬚糖其實含有大量灰塵。」現時廠房的師傅及員工共25人,任何人進入工場都得穿上衞生裝束,一絲不苟。
竹苑雖以旅客為目標,但亦漸為本地市場接受,現時離境大堂分店有兩成為本地客,抵港大堂分店港客更佔七成半,除了抵港及接機人士,不少商家及藝人如劉青雲、何超儀等都專程來幫襯。黃漢強認為只要有合適舖位,亦會在市區開設。
黃漢強坦言,最初並未想到生意做到現時的規模,但開始了就不能停,「真是一步一驚心,先是驚新產品不為市場接受,之後見廠房投資額大又驚,到現在往日本推廣亦驚不成功。」
記者:葉敏儀

冰脆龍鬚糖毋須加入防腐劑而能保鮮的秘密,就在這顆糖內。

黃漢強聘請設計公司為門市及產品重新包裝。

新加坡樟宜機場分店是竹苑唯一海外分店,而香港除機場內設有分店(圖),去年底曾在金鐘地鐵站租下3個月臨時舖試業。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