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一名學生從全港十萬名學生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傑出學生,他們除成績驕人,更各有長處,有的克服新移民來港的不適應、有的從受傷的困境走出來、有的更自資出書抒發感情,但他們都有共通點,就是充實自己,從不放棄。
深圳來港努力適應
荃灣官立中學中五生劉嘉儀,六年前與母親及妹妹從深圳來港定居,但因生活環境變得擠迫而不習慣,終日埋怨:「點解叫我嚟香港吖。」但她一年多後獲教友及老師幫助:「唔只開解我,重喺經濟上幫助我。」現已品學兼優的嘉儀將來希望到聯合國工作,為弱勢社群出力。
運動創傷不言放棄
到聯合國當政治家亦是聖若瑟書院中四生李冠霆的夢;他自小獲二十多項羽毛球比賽獎項,但升中前因過份練習弄傷肩膊,被迫放棄此運動,但在家人和同學鼓勵下改習田徑,更有機會接觸社會服務,自此「做上癮」,立志回饋社會。
聖保羅男女中學中五生林穎恩則熱愛寫作,更自資二萬元出版小說《ShallWeTalk》講述學生的生活;同班同學高君龍為學校足球隊隊長,也擅長籃球及游泳,但絕非「波牛」,曾獲獎學金,更已考獲八級鋼琴:「我鍾意學嘢,好過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