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減輕工作 反增教師壓力<br>羅太怒轟有校長曲解教改

原意減輕工作 反增教師壓力
羅太怒轟有校長曲解教改

【本報訊】近年不少教師都不滿工作量有增無減,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公開怒轟有校長曲解當局政策,又暗批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亂教學校準備校外評估工作,令教師要承受沉重工作。羅太慨歎自九八年起任教育署署長至今,都一直爭取為教師「拆牆鬆綁」,但都未能成功。 記者:倪清江

羅范椒芬昨出席港大舉行的一項教改研討會時,在香港鄧鏡波書院任教的陳明明向她指出,教改並無減輕教師工作量,反而多了非教學工作,「諗番呢幾年跟住教統局嘅指引做,愈嚟愈辛苦。」他要求教統局指導教師應放棄哪些工作,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扶持學生。

暗批中大教育學院

陳明明的投訴,觸動羅太對部份校長的不滿。她舉九月才實行的小學英文科專科專教政策為例,指有校長認為新制下英文科教師的工作會較少,為令全校教師的工作量平均,會增加英文科教師的行政或帶領課外活動工作。她指此舉忽略當局希望藉此政策,令英文科教師有更多空間研究提升教學的目的。
羅太又指校外評估政策,原意是促進學校改進,學校只需以平時情況應付,但不少學校為求高分,都着教師花大量時間準備及撰寫報告。更有一間大學開辦外評培訓班,教學校要寫七十二份報告:「我嚇咗一跳,何來需要七十二份文件呀?」

「我都唔知點解」

據悉,該院校正是羅太正在修讀教育碩士課程的中大教育學院,學校參加有關培訓課程收費五萬元,不少學校均派員參加。
羅太又批評校長要教師寫厚厚的周年報告,令教師要應付大量行政工作。她指部份校長曲解教育改革政策,引起教師不滿,「做教育署署長時,已希望為老師創造空間,但過咗幾年後,空間創造唔到,我都唔知點解!」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林湘雲表示,外評制度為學校帶來壓力,故要準備充足應付。他認同情況已變得不健康,故促請教統局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