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 - 李純恩

不確定性 - 李純恩

北京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叫「SOHO中國」,每個月出一份很有水準的免費雜誌叫《SOHO小報》。每次,他們都邀請北京文化、藝術、外交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士,圍繞一個主題撰寫文章,文章都寫得很精采。
最近一期的主題叫「這個世界有點亂套」,討論生活中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聽起來,好像很悶,實際上則是由作者們從最基本的生活作出發點,用生活中最常遇的事情作例子,生動活潑又啟迪思想。
中國社會曾經很有「確定性」,在鐵板一塊的制度下,一份工作做一輩子,做也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但是近二十年來,這種「確定性」卻急速轉成了「不確定性」,所以有的成規和概念都打破了,以前在社會底層的人,都轉到了上流社會,本來受人敬仰的人物,卻轉流到了社會底層,幾乎要靠救濟吃飯。一時之間,生活和生命讓中國人覺得充滿了「不確定性」,今日不知明朝事,難免浮躁。
但這也正是中國古老智慧「人生無常」的現代版。人只有在出生的時候,有過一個「確定性」,之後,他的一生,其實都沒有一個準頭了。
這就像香港的曾蔭權先生,他相對的「確定性」,是肯定會被「選」出來做兩年特首。但只要他一做了特首,前途就充滿「不確定性」,還會不會再做五年?這已不是個人意志能夠定論的事情。所以做人,只求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可以開心的時刻充份開心,前者對人,後者對己,那就已經有交代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確定」,看起來把握十足的事情,就像打蚊子一樣,看準了,合掌拍出去,結果,還是差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