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發生一宗極為罕見的注射水銀自殘個案,一名四十多歲女子一時情緒失控下將量血壓計砸爛,抽出水銀注射進體內,導致體內軟組織壞死。醫護人員及時為病人進行手術取出體內水銀,以致病人未有出現水銀中毒症狀。由於水銀的揮發性強勁,醫護人員進行手術時須採取儼如對抗沙士的措施,才免於吸入水銀導致急性中毒。 記者:陳倩雯
注射水銀進入體內的個案非常罕見,根據文獻記載,全球只發生過七十七宗。首宗本地個案在○三年初發生,女病人將量血壓計內的水銀注射進右手肘,數小時後被送進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當時她沒有出現即時水銀中毒症狀,血液內的水銀濃度指數達一百零一,較正常的五十高出一倍,但未到達會出現中毒症狀的三百。
手部軟組織發炎壞死
當時負責治療的黃振豐醫生表示,病人手部的軟組織受到水銀刺激後發炎壞死,引致手部紅腫痛楚,加上擔心水銀一直留在病人體內會被逐漸吸收,最快會在一至兩個月內出現中毒症狀,醫護人員遂決定為病人進行外科手術,切除壞死的軟組織,並取走其體內水銀。
由於本港從未進行同類手術,加上水銀的揮發性強,令人擔心手術隊伍吸入過量水銀導致中毒,故院方不敢掉以輕心。經過一、兩天的籌備,院方闢出距離醫院大樓較遠、空氣流通量較大及較少使用的手術室為病人進行手術,並將手術隊伍人數盡量減低至只有四人,全部須穿着保護衣及面罩,情況猶如對抗沙士般;同時在手術室放置可量度空氣中重金屬濃度的儀器進行監察。
醫生利用吸管將病人體內的水銀逐次小量地抽走,兩小時後成功清理了逾九成水銀。再經過藥物治療,病人血液內的水銀濃度在手術後十周終回復正常水平,至今沒有出現後遺症。
黃振豐解釋,量血壓計內的水銀屬原水銀,注射進體內後不會即時致命,卻會引致慢性水銀中毒,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功能,導致視力衰退、失聰、動作失調、手腳麻痹、皮膚紅腫、昏迷及腎衰竭,嚴重可致死。雖然病人沒有即時死亡的危險,手術隊伍卻受水銀中毒即時致死的威脅,一旦吸入會引起急性中毒,影響肺功能,令病人即時出現肺積水、肺炎、呼吸困難及心痛等症狀,嚴重也可使人在短時間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