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br>13350-13950點等待突破

實戰理論:
13350-13950點等待突破

過去一周港股可說是沉悶的發展,除了上周三是大幅下跌近150點,令即市高低波幅超過100點之外,其餘4日的即市波幅皆少於100點,甚或只得數十點。成交額持續萎縮,市況缺乏方向感兼缺乏資金入市。上周二的成交金額更跌至98億,反而周三急跌時成交卻大幅增加,是否真的反映「十個牛皮九個淡」的道理呢?還須有待觀察。
從過去兩天期指的轉倉情況觀察,轉倉平均價約在13650點。假若6月份仍是上落市,波幅料介乎13350-13950點。至於能否出現單邊市,則要視乎此波幅之上限或下限會否被突破。
短期後市缺乏明確方向,筆者找不到支持港股大升的理由,但在大型新股上市集資的情況下,有心人力托,令市況高踞不下。由於市況牛皮,成交萎縮,指數「陰陰落」,策略上仍是逢高沽空,短線平倉,此方法由年初至今已可有3次獲利機會。
散戶很多時都會成為羊群,成為大戶的點心,原因是大部份小投資者的心態都是只懂買不懂沽。買貨而輸就心甘命抵,沽貨而輸或者少賺一點就叫苦連天。此心態反映到在接受股評意見之時,就會出現偏見。心理學上有所謂「選擇性接收及理解」,當你已經主觀地只懂看升,不懂看跌,就會一廂情願地只將所有消息當好消息看,又或者只接受利好消息,不理利淡的消息。看股評時亦只會接受看好大市的評論,不會接受看淡的意見。
大好友股評就算命中率只得四、五成,散戶也不覺有問題,看淡的股評只要是看錯一次,也可能被視作千古罪人。此心態筆者也曾經歷,在92年入行,恒指氣勢如虹,從4000多點升上12000點,對當時知名分析員末日博士麥嘉華之看淡言論也嗤之以鼻。然而,結果當然是落得慘敗收場,慘痛的教訓觸發自己深入檢討,進一步提升捕捉轉角市的技巧,當中最重要的竅門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在升市中不斷發掘利淡的因素,跌市中不斷去捕捉利好的因素。將此等因素配合市場出現一面倒的情緒之時,便可部署轉角市的出現。

主流評論未必準確

當然,時間性的掌握是最重要,過早的部署也是一個危機。過去筆者成功捕捉的轉角市為數不少,本欄的忠實讀者也應知道,遠如97股災前清貨不說,近者在2002年6月在人人看好之時看淡,而恒指連跌多月從12000點跌至8300點。2003年4月於8300點全力看好,7月確認港股牛市重臨。2002年6月在美元兌日圓處136水平,人人看148之時,力主看淡日圓,目標105水平;今年初,則轉軚看好美元。以上之預測全是與當時市場評論對着幹的,卻又出奇地準。當然,筆者也有看錯之時,去年8月過早看淡港股而被挾,但起碼也有認錯,兼執行破位止蝕,重新於14000點以上造淡,年初至今命中率也達8-9成,算是將功補過。
然而,上周文章刊登後,卻招來一封批評之電郵惡意批評,就只拿着去年的一次看錯市就惡意中傷。從以上的命中率,此位讀者若真的每次皆與筆者對着造相反方向,又何來有錢賺呢?
筆者只可慨歎一句,難道見好唱好人云亦云才是評論主流?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