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到謝師宴時分。對一位慣於要求言之有物的大學老師說來,最大的考驗莫如在席上被同學點名致詞。在功課上,你該說的,平日早說了。你認得那位同學有一次在上課時夢周公,本來打算就此借題發揮,勸告同學一旦踏入社會做事,就不能這麼失儀了。但轉念一想,這位同學可能是自食其力的清貧子弟,晚上別人入夢時,他還要捱更抵夜。「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話有理。
那麼,說些甚麼話好呢?你讀過梁實秋的《廢話》,開頭就說:「常有客過訪,我打開門,他第一句話便是:『你沒有出門』?我當然沒有出門,如果出門,現在如何為你啟門?那豈非活見鬼?」廢話就是今天天氣哈哈哈。老師對學生不能說廢話。「祝你們身體健康,一帆風順」不是廢話,因為這是你對他們誠心的祝福。問題是這種話是收場白。在收場前的空檔,說些甚麼好呢?
這時你應想到已作古多年的祖母,想到自己渾沌未開、光着屁股滿街走的歲月。每次你把她老人家的話作耳邊風時,氣得她跺腳直叫:「教曉你都家山發呀!」記得麼?天道好還,今天輪到你扮演老祖母的角色了。你對畢業同學說話時,話題不妨從人的記憶隨着年紀退化這個「天限」開始。目的就是要他們還在風華正茂時抱着為己為家為國的悲願,把外語學好。今天的外語,自然是英語。次外語是日語。近年高官愛把「創意」和「增值」這些buzzwords掛在嘴上。外文根底好,可以隨意闖入人家的文化遺產與想像空間,也因此提高了自己創意與增值的機會。你對他們說這些話,求其盡心而已,他們聽不聽得進去,全看個人造化。你千萬不能說的話是:「教曉你都家山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