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看來有點似曾相識:一對戀人在街頭接吻,男的是個美國水兵,把女的攔腰抱住。地點:紐約,時間:1945年8月14日。
它讓我想起法國攝影家RobertDoisneau拍於1950年的那張名作《市政廳前之吻》,看來後者就大有抄襲之嫌。AlfredEisenstaedt那張兵哥照不光早拍於大戰結束後,還給《Life》雜誌選為出色的新聞照片;相形之下,比經過匠心安排才拍下來的《市政廳前之吻》,意境到底勝了一籌。
阿兵哥戰後跟戀人重逢,能不比尋常情侶親熱更要動人?自然的,即興的照片,當然可貴多了。景物預先經過安排,不就等於佈景?人物好比演員是僱來的,不就等於演員?這樣拍照,不就等於拍戲?Doisneau的照片,他承認並非即興拍下來,而是叫那對情侶特地跑到市政廳前去重新表演一趟的。這樣還有啥意趣界境可言?
RobertCapa是另一位著名的攝影師,他那張《共和國士兵之死》,也有人懷疑是編排出來。至於麥克阿瑟將軍在呂宋島灘頭登陸的一張照片,就絕非即時紀錄下來的歷史時刻了。原來他先挑了一處水淺的地方,和手下一同從登陸艇步上沙灘,這時才讓記者按下快門。
如此著名照片尚且做過手腳,也就遑論其他了。《市政廳前之吻》最近拍賣得155,000歐元,我倒覺得弄虛作假,儘管價高而境界實在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