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皇庭內購前2小時派價單

御皇庭內購前2小時派價單

【本報訊】政府要求地產商檢討樓花內購指引後,上水新盤御皇庭昨日展開內購,為地產建設商會發出新指引後首個開售的新盤。針對過往樓花內購透明度不足問題,發展商昨日於該盤開售前兩小時派發首批50伙單位價錢,即日加推單位同時設有價單,讓買家獲取售樓資料。普遍揀樓的買家對揀樓流程及秩序均感到滿意,但亦有認為應將派價單時間提早,讓買家能消化樓盤資料。

對於有市民投訴很遲才收到價單,署理政務司司長孫明揚昨日在一公開場合表示,政府要求發展商在這方面要有進步,現在是向前走了一步。

孫明揚:愈早提供愈好

若出現很遲才收到價單,「那還有改善的餘地」,希望經大眾提出後,改進應該不難。至於政府是否會要求發展商何時提供價單,他表示,愈早愈好。
近期掀起的內購指引風波,喚起發展商賣樓時提供價單的警覺,以增加市場透明度。御皇庭首張價單昨開賣前兩小時派發,雖然有市民要求價單應愈早派發愈好,甚至開賣前3天派發。

恒基:太早定價難貼市

恒基地產(012)營業部總經理謝偉銓表示,昨日先核實該盤登記人士身份後才派予價單,派發時間牽涉商業方面考慮,如要考慮到市場反應,決定推出單位數量,「太早定價或會唔貼個市」。集團已就買賣雙方考慮點而作出平衡。
地產建設商會上月初訂立4項樓花新指引,其中一項為發展商於售樓處內提供大廈公契及政府地契副本供查閱,恒地亦做到。至於指引要求發展商公布銷售成績應盡量準確,對於該盤昨日銷量,發展商以推出200伙「估計可售清」來回應。

買家:價單應隨手可取

發展商指出,該盤於登記期內接獲約600個認購,昨早上11時公布揀樓抽籤次序,由地產代理通知準買家因應時間到場揀樓。普遍買家由等候揀樓至完成買賣手續,需時約2個小時,大部份揀樓市民認為,是次發展商揀樓安排,如售樓秩序、提供資料準確及透明度,均較以往內購手法有所改善。
不過,現場亦有買家不滿發展商即日才通知揀樓次序,失去時間預算,又太遲派價單。有出席揀樓的劉太說:「賣樓有價單,就等同餐廳有餐牌,價單應該隨手可取。」
設於粉嶺中心商場內的售樓處,發展商昨日承包一家酒樓作揀樓地方。據知,地產代理監管局亦有派員到場監察發展商有否跟足內部認購指引。
地產代理更自設揀樓指引,供買家參考。代理行高層稱,因應地監局關注經紀發放樓盤資料準確性,昨提醒職員不可作假陳述,及有足夠時間讓買家考慮。

到場了解價錢的梁先生認為,價單應該愈早派愈好,最好開賣3日前公布,可以事先考慮清楚,「唔會俾臨場氣氛感染」。

2號籌的何先生說,今次揀樓透明度較以往高,發展商職員主動講解售樓資料,沒有催迫揀樓。他以370萬元購入1座8樓938方呎單位。

劉太認為,發展商「講一套、做一套」,要臨揀樓前才派價單,失去預算。她說:「價單應該好似餐廳嘅餐牌,隨處可取。」